高楼迷主办:京沪写字楼网欢迎您!本站信息免费为您提供!    客服热线:021-31007692

全国统一24小时热线

130-0218-6579
【上地】蜕变为【上品】的可能性有多大?
发布时间:2020-07-07    1194浏览 办公资讯


来源:商办互联

 

今天,推迟了一个月的全国高考终于敲响了开考铃。一群新鲜人即将踏入大学校门,同时也有一群专业人才步入社会,高校就是这么一个迎来送往、永葆朝气的地方。

 

说到高校,说到人才,就很难不让人想起海淀区,将近三十所高校云集于此,从里面培养出来的都是全国各地考上来的尖子生,人才资源非常雄厚,北京的科学城不在这里发迹都怪了,对,也就是现如今的中关村科学城。今天我回顾了一下历年高考作文题,某年北京卷的题目也提到了中关村科学城是北京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从昔日的“电子一条街”到现如今的北京名片,中关村科学城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人才特区,空间格局已经辐射到各行政区县,形成了涵盖整个北京城的“一区十六园”规模,而最耀眼的永远在中关村核心区。

 

这次疫情影响下,北京商办市场整体受挫,平均租金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中关村区域凭借科创产业优势抓稳机遇,已经出现了租金首次超过CBD的情况,科创产业的韧性可见一斑!想想看科技类行业几乎能服务人类社会的所有产业,永远没有市场饱和这回事。无论是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新基建”等科技强国战略,还是海淀区政府的一系列布局和调控,都意味着中关村地区的科创产业势头只会越来越强劲,自主创新的区域发展方向也会不断强化科创产业韧性,那么即便有疫情之类的外界影响,区域内客户企业经济波动周期短,资金流相对稳定,承载这些企业的商办项目自身也就随之稳定。

 

中关村是一个大的概念,而产业更聚集、更明确的核心标签在哪里?上地,一定是个标准答案。在上地商圈操盘项目是怎样一种体验?什么样的办公空间产品对于科技人士来说才算“上品”?

 

01、产业导向利好

 

不止是上地商圈,中关村科学城既然是第一个国字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府在这方面的布局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近二三十年,政府接触的是高新科技产业下的各个门类、各种规模、各种发展周期的企业,对科创企业如何适配区域经济发展早有深远的前瞻性解读。商办项目还一脸懵的时候,政府给出的问题、提出的导向意见已经相当专业,目的只有一个——为区域析出优质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尽管刚开始的严审流程会让楼宇项目感到头疼,但后续尝到科创产业客户的甜头之后,自然明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道理了。

 

02、“甜到忧伤”的生活刚需

 

本来上地的精英们就工作时间长,没什么时间走出商圈,生活、消费基本都在公司周边解决。上地区域一直被调侃为“钱好挣,饭难吃”。尽管小米、百度、腾讯、滴滴等各大头部企业都云集于此,科创精英们拿着高收入,却在饮食上反反复复地“求不得”。想要一组排队人数少、卫生过关、相对健康,还吃不腻的餐饮配套,怎么就这么难?把整个商圈的精英们逼得格外期待新项目入市,项目入市了不是关心哪个大公司入驻,而是新开了什么餐饮。这也算是区域内的一大特色。

 

03、区域越来越红,路况也越来越红

 

正如前文提到的,中关村租金已经首次超过CBD,区域项目价值的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逆风生长的科创企业存在不断扩大规模的选址需求,中关村 - 上地区域对商办市场来说,热度越来越高。上周我经过了中关村,亲身感受到那边的交通越来越拥堵,而CBD区域真的较以前相比明显畅快了一些。据了解,一直没有停下建设脚步的中关村 - 上地区域在道路规划上也将结合实际做出调整。尤其近日中关村宣布开通52条自动驾驶测试道路,之后在智慧交通方面一定会有持续动作。

 

04、客户过于强大,楼宇赋能什么?

 

其他商圈的现代化商办项目常常追求科技赋能、智慧楼宇等,而上地的项目面对各大科创企业,什么智能化运营都显得不新鲜,而且一个不小心还让客户挑出毛病来,这么想的话,上地商圈的楼宇及产业园真的太难了。但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就是要什么都高端、先进、超现代,因此这区域的商办项目在服务运营上的起点相比同行业者,往往要高一些。

 

其他的赋能服务,由于客户企业的产业聚集度高,需求集中统一,项目需要做的主要是为客户企业整合资源、打通相关渠道、搭建各类平台,这方面是一旦开渠,很快将形成一套固定的服务体系,目的是通过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客户企业打造和谐、完整的科创生态圈。


全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