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迷主办:京沪写字楼网欢迎您!本站信息免费为您提供!    客服热线:021-31007692

全国统一24小时热线

130-0218-6579
北京地面在沉降,写字楼建筑该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23-08-01    890浏览 写字楼讯

原创 小满 商办互联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这一阵儿一直受到暴雨的影响,截至816时,全市平均降雨量257.9毫米,城区平均235.1毫米,昌平王家园水库736.3毫米,门头沟高山玫瑰园722.4毫米,整体降雨情况超过了2012年“7·21”特大暴雨,为了最大力度减少洪水危害,北京还首次动用了1998年建成的滞洪水库蓄洪。

当人们感慨北京这个缺水的城市,居然能和洪水漫灌频繁联系到一起的时候,其实北京还要面对另一件事——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已成全世界共同的问题

所谓的地面沉降,指的是地球表面海拔标高在一定时期内不断降低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发生于全球各个地区。

20224月份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杂志上的一项对全球99个城市的研究显示,世界上一些大城市的沉降速度甚至比它们周围的海平面上升还要快,而这其中,至少有33个城市每年下降超过一厘米,在亚洲一些人口稠密的大都市地区,地面沉降最为严重。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和三宝垄、中国天津平均每年沉降都超过了3厘米。

当然,不止是沿海城市,国际科学期刊《遥测》在6月发表了一份由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陈蜜等人进行的一项研究,指出北京局部地区也出现了地面沉降现象。该研究发现,北京的沉降区主要分布在朝阳区、通州区,还有昌平区及顺义区的部分地区。其中,又以朝阳区境内的咸宁侯─双桥地区的沉降现象最为严重,在20032010年间的最大沉降速率达到每年约11厘米左右。

为什么这么多大城市都在沉降?

地铁隧道施工、钻探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大量的建筑施工,都会造成地面沉降,例如美国的纽约、英国的伦敦,地面出现明显沉降的时间更早,这些城市在20世纪中期就经历了巨大繁荣。城市的繁荣,提供着更多的就业与财富机遇,这些需要更多的建筑物来承载,需要更多的地上地下轨道交通来输送,同时,大量的劳动人口的涌入,需要城市提供大量的生活用水,为了保障城市日复一日的运转,就需要大量开采地下水。这一系列的事物循环,都在影响着城市地面沉降。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研究小组在2021年开发了一个全球陆地沉降模型,该模型显示,到2040年,不断恶化的地下水环境,将使全球近五分之一的人口面临陆地沉降。沉降不仅会破坏蓄水层的储存能力,还会造成地表裂缝,破坏或摧毁建筑物和基础设施。而且,随着含水层吸水能力的下降,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会增加。

写字楼建筑如何应对地面沉降?

为了减缓地面沉降,各国都在加强对地下水的管理,我国曾出台《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 年),要求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地区、汾渭盆地为主要目标区,全面推进重点地区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包括寻找替代水源、提升农业用水的使用效率,以及含水层的人工回灌等,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面沉降灾害对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

当然,这些还不够,对于建筑领域而言,防止城市地面沉降的有利办法就是减少高层建筑的建造。

建筑物在完工后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沉降”,一般在设计施工阶段,建造方就会考虑到建筑沉降的问题,并且会进行一些预处理,因此,这个阶段,建筑带来的沉降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当然,建筑在这之后还会进入次级沉降阶段,这个阶段的沉降幅度就要因环境而定了,闻名世界的比萨斜塔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对于北京而言,很多专家认为朝阳区、通州区明显的地面沉降,和密集的高层建筑有一定关联。

202110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应急管理部发布了《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各地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城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以下的城市,新建建筑高度在150米以上,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新建建筑高度在250米以上,都要作为重大公共建设项目报城市党委政府审定,实行责任终身追究。

除了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停止审批建设高层建筑外,新建建筑在施工前也要检查地质,确保大型建筑物建在坚硬的基岩上,而不是建在松散的土壤和人工填充材料上,这样能有助于减缓沉降。此外,建造和维护包括防洪墙、河堤在内的防洪设施并加强疏散演习和预警系统,也是常见的应对方案。

目前在建筑领域内,人们还提出了一种具有创造性的“韧性城市”做法——用城市景观来“疏解”洪涝灾害。例如泰国的一位建筑师,就设计了一座蓄水量100万加仑水量的城市公园,和亚洲最大的屋顶农场,她想利用景观建筑的工具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洪水。

地面沉降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20215月,位于美洲的墨西哥城就曾有轻轨因桥梁断裂而发生脱轨,而脱轨的原因,就是地面沉降导致多根立柱倾斜。

随着我国对于生态环境愈发重视,很多城市的地面沉降都有所缓解,例如在城市地下水的问题上,北京平均地下水位埋深从2015年的25.75米上升到了2019年的22.71米,由此可见,有力的政策和监管可以在应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地面沉降问题上,发挥有效的作用。不过这些都是远远不够的,暴雨还在持续,对大自然多一份敬畏之心,我们才能更加珍重当下的生存环境。


全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