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数据
病例人数昨日08:13更新,风险地区昨日18:00更新
本土确诊:+29
本土无症状:+131
高风险地区:0
中风险地区:6
中风险地区
黄浦区1个:打浦桥街道顺昌路612弄20号
闵行区1个:华漕镇徐浦村三队
嘉定区1个:菊园新区永靖路898弄(北区)
浦东新区1个:花木街道丁香路910弄
松江区1个:方松街道滨湖路585弄
青浦区1个:徐泾镇迮庵村(杨巷西区)
数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提供
一、6月1日起,上海 进入公共场所和搭乘公交须持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记者从29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知,当前,上海市疫情形势持续向稳向好,全市疫情防控正处在向常态化防控转换的关键时期,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现调整和优化核酸检测时间要求等事宜。
自6月1日零时起,进入有明确防疫要求的公共场所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须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离沪人员仍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24小时内抗原检测阴性证明(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可免除抗原检测证明)。来沪返沪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对于机场港口、医疗机构、集中隔离、冷链物流等需定期核酸筛查的相关行业或岗位的从业人员,以及配送寄递、城市保障等流动人员,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关核酸检测要求执行。
近阶段,浦东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和重要功能性机构,正在分阶段、分类型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有序运转、生产生活有序恢复。为服务市民公交出行,特别是为满足市民前往火车站、医院和商超等出行需求,以及陆家嘴金融城、张江科学城等重点区域复工复产出行需求,从5月22日起,浦东陆续恢复了163条公交线路,明天还将恢复151条线路,实现公交除跨区线路外全部恢复。
以上措施,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进行动态调整。
二、本市制定《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涉及八个方面、50条政策措施
昨天(5月29日)下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介绍了《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相关情况。
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国家相关部门、兄弟省区市和解放军大力支援下,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更加有力、更加高效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打赢大上海保卫战、经济恢复和重振攻坚战,围绕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在前期调研和听取各类市场主体诉求和建议的基础上,我市制定了《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下面,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一、总体考虑
本轮疫情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市场主体遭遇的困境也前所未遇,既要防住疫情,又要稳住经济。当前上海正处于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务之急就是要全力落实中央部署,保企业、保就业,努力稳住经济基本盘。为此,我们认真分析本轮疫情对上海经济的影响,评估3月底已出台的抗疫助企“21条”政策实施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召开视频会议等方式,广泛听取各类市场主体的诉求和建议,从实际出发,制订形成助企纾困政策和经济恢复重振的五十条举措。在政策制订中,我们始终把保市场主体放在紧要位置,各项政策叠加实施,充分发挥政策综合效应,支持帮助各类企业特别是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着重把握好“四个统筹”:
一是统筹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恢复重振的关系。既要压实责任、毫不放松,抓紧抓实疫情防控工作,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又要精准发力、突出重点,着力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是统筹好国家授权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在地方事权范围内,结合上海实际进行政策创新和突破,聚焦财税、社保、融资、房租等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尽最大努力推出一批针对性强、含金量高、高效直达的纾困政策。
三是统筹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政府要有效作为,在财税减收、抗疫支出增加的情况下,拿出真金白银为企业纾困解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缓解燃眉之急。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在经济恢复和重振中的主力军作用,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韧性。
四是统筹好普惠性鼓励支持与结构性精准施策的关系。既要帮扶各类市场主体兼顾大中小企业,又要把握政策导向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支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多增少降,充分激发投资、消费、外贸等动力潜力。
二、主要内容
《行动方案》共包括八个方面、50条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大致可分为“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主要是全力助企纾困。针对企业实际困难,从阶段性缓缴“五险一金”和税款、扩大房屋租金减免范围、多渠道为企业减费让利、加大退税减税力度、发放援企稳岗补贴等方面,综合实施“缓免减退补”政策,多管齐下为企减负。在缓缴方面,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以及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规定缓缴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纳税人可延期纳税申报或申请延期缴纳税款。在减免方面,除减免房租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非居民用户给予3个月应缴水费、电费、天然气费10%的财政补贴,免收3个月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等。在退税和补贴方面,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在更多行业实施增值税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对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文体娱乐、住宿、会展等困难行业企业给予一次性稳岗补贴,对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第二板块主要是复工复产复市。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是当前各类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针对复工复产卡点堵点,提出了分类指导、动态修订复工复产复市疫情防控指引、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复市不合理限制,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制度,扩大企业防疫和消杀补贴范围、建立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互保机制、畅通国内国际物流运输通道等政策措施,支持各行业领域复工复产复市,稳步提高企业达产率。
第三板块主要是稳外资外贸、促消费投资。围绕稳外资稳外贸、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力度的政策举措,全面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在稳外资方面,建立重点外资企业复工复产专员服务机制,启用重大外资项目线上服务系统,提前启动2022年上海市鼓励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进一步支持跨国公司在沪设立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着力稳定外资企业预期和信心。在稳外贸方面,加大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等支持力度,鼓励港航企业减免货物堆存费和滞箱费,助力外贸企业履约订单。在促消费方面,以大宗消费为抓手,年内新增非营业性客车牌照额度4万个,按照国家政策要求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对置换纯电动汽车的个人消费者给予一次性10000元补贴,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和电商平台发放消费优惠券,支持文创、旅游、体育产业发展,大力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在扩投资方面,加强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年内完成中心城区成片旧区改造,全面提速零星旧区改造,年内新启动8个以上城中村改造项目。全力推动在建项目复工复产和新项目开工建设,支持扩大企业债券申报和发行规模,将新型基础设施等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进一步发挥基础设施REITs作用,充分引导和激发社会投资。
第四板块主要是强化支撑保障。围绕资金、土地、人才、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批支撑保障性的政策措施,同时进一步研究储备一批新的政策措施。在要素保障方面,加快涉企专项财政资金拨付和执行进度,完善专项资金使用和评价方式,统筹用于对经营困难的企业给予房租、贷款利息、担保费、稳岗就业等补贴。支持中小微企业无缝续贷,深入实施“浦江之光”行动、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将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费用能免尽免;降低市区两级政策性融资担保费率,实行贴息贴费政策。保障土地要素供给,尽快启动土地市场交易,增加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在民生保障方面,多渠道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大培训补贴力度,落实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等各项支持政策。优化人才直接落户、居转户、购房等条件,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通过发放一次性补贴、爱心礼包等形式,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持续开展各层各级领导干部“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回应和解决问题的服务机制,实施市场主体纾困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计划,提高“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率,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稳定平台企业及其共生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预期。
当前我们既要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又要打好经济恢复和重振攻坚战,任务非常艰巨。目前很多企业努力克服困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市,我们对此深表感谢和敬意。下一步,我们已明确要求全市各部门、各区抓紧出台实施细则,明确申报流程和办事指南,实行免申即享、一键即享、线上办理、精准推送等措施,确保各项政策以最快速度落实落地,高效直达市场主体。同时,我们还将根据国家新出台的政策、企业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及时补充和刷新政策,加强督促检查和政策评估,全力以赴抗疫情、稳经济、促发展。总之,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帮助各类企业,全心全意服务各类企业,千方百计为各类企业纾困解难,与广大企业携手同心、迎难而上,一起努力恢复和重振上海经济。虽然疫情给上海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影响,但是上海经济发展的基本盘没有改变,上海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上海一定能够渡过难关,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昨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9例、无症状感染者93例,出院出舱人数1438例
市卫健委通报:2022年5月28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9例和无症状感染者93例,其中18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0例确诊病例和93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和无症状感染者3例,均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阳性感染者居住地信息按区划分进行统计,您可关注所在区的官方微信,第一时间了解本区阳性感染者的居住信息,稍后小布也将汇总各区信息。
本土病例情况
2022年5月28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9例,含18例由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114例。
病例1,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2,居住于长宁区,
病例3,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4、病例5,居住于虹口区,
病例6—病例10,居住于宝山区,
均为本市闭环隔离管控人员,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11,居住于浦东新区,
在风险人群筛查中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即被隔离管控。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12—病例14,居住于黄浦区,
病例15,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16,居住于长宁区,
病例17,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18,居住于虹口区,
病例19—病例26,居住于杨浦区,
病例27、病例28,居住于闵行区,
病例29,居住于宝山区,
为此前报告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2022年5月28日0—24时,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3例。
无症状感染者1—无症状感染者17,居住于浦东新区,
无症状感染者18—无症状感染者21,居住于黄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22—无症状感染者29,居住于徐汇区,
无症状感染者30—无症状感染者35,居住于长宁区,
无症状感染者36—无症状感染者45,居住于静安区,
无症状感染者46—无症状感染者56,居住于虹口区,
无症状感染者57—无症状感染者80,居住于杨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81—无症状感染者86,居住于闵行区,
无症状感染者87—无症状感染者91,居住于宝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92、无症状感染者93,居住于青浦区,
均为本市闭环隔离管控人员,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境外输入病例情况
2022年5月28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报告3例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病例1为中国籍,在美国留学,自美国出发,于2022年5月2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2为台湾居民,在台湾地区探亲,自台湾地区出发,于2022年5月2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3为加拿大籍,在加拿大生活,自加拿大出发,于2022年5月27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3例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已追踪同航班密切接触者25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2022年5月28日0—24时,新增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3例。
无症状感染者1为中国籍,在美国留学,自美国出发,于2022年5月2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无症状感染者3均为中国籍,系母女关系,在加拿大生活,自加拿大出发,乘坐同一航班,于2022年5月27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3例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医学观察,已追踪同航班密切接触者39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2022年5月28日0—24时,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327例,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24例,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3例。
2022年2月26日0时至2022年5月28日24时,累计本土确诊57980例,治愈出院55790例,在院治疗1602例(其中重型96例,危重型29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
2022年2月26日0时至2022年5月28日24时,累计死亡588例。
截至2022年5月28日24时,累计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4610例,出院4600例,在院治疗10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