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戴德梁行
不论是人物故事、还是成交案例,亦或独家评论,最终都将成为地产圈的事儿。在这里,你能了解顶尖业内人士的精彩经历和宝贵经验,获取深度有趣的行业热点解析,精选地产圈优质内容,让你迅速成为行家。
后疫情时代,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哪些新的趋势?
长三角除了一二线核心城市,三四线城市如何选择?
产品同质化下,房企如何在长三角突围?
关注长三角,关注产业地产市场,关注苏智渊《你好,长三角》的精彩观点!?
苏智渊
戴德梁行中国区产业地产部主管、董事总经理苏智渊近日作客凤凰网主办的“2020风财讯超级财经周”的长三角城市平行论坛《你好,长三角》,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下,房地产企业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与嘉宾们就疫情过后的长三角产业地产展开讨论。
戴德梁行中国区产业地产部主管、董事总经理苏智渊作客凤凰网主办的“2020风财讯超级财经周”的长三角城市平行论坛《你好,长三角》
长三角产业地产
三大增长点
今年新冠疫情不仅影响中国,还影响了世界。当全球经济因疫情而出现衰退时,人们对中国、对长三角的经济前景出现了谨慎的看法,对此,苏智渊认为,长三角产业地产目前有三大增长点,足以让所有人重拾信心。
外资投资持续向好:
在全球疫情爆发的背景下,中国优秀的疫情防控机制,极大提升了外商投资的信心,长三角作为外资制造业的重点投资区域,将在后疫情时代继续发挥其区域优势,未来持续向好。
产业地产开发商迎来新机遇:
随着疫情转好,各地政府逐渐放宽产业地产开发商“拿项目”的门槛,以加速经济复苏,如何实现产业与地产的有机融合或将成为产业地产开发商突破拿地瓶颈的新机遇。
物流地产逆势发展:
疫情期间,更多消费者养成线上购买生鲜食品的习惯,为生鲜电商的发展创造了机会;同时大量传统零售业也在疫情的倒逼下,开始注重线上渠道的拓展,以求破局。在市场需求与供应链要求的双重刺激下,冷链物流与高标库的租赁需求快速增长,在疫情期间异军突起,逆势发展。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近年来长三角各市已开始严格限制对物流项目的供地,但随着疫情的影响,这一管控有所松动。基于以上背景,预计各投资方将进一步于长三角伺机布局,物流地产在长三角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会。
长三角区域
未来是个“四边形”
长三角从狭义长三角扩展到广义长三角,长三角的产业与经济发展也从最初以沪宁线与沪杭线两条射线作为发展轴,并以这两条射线的夹角形成以南京、上海、杭州为顶点的“黄金三角”后,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概念进一步明确,加入了合肥,形成为一个由上海、南京、合肥和杭州组成的“四边形”。
将安徽这片腹地纳入后,长三角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包括产业发展的空间、经济协作的空间、都市圈一体化的空间,江浙沪皖的联动可以预见,将为长三角的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苏智渊
▲长三角即将进入高铁网络闭环链接时代,信息来源:戴德梁行整理制图
此外,长三角的北端,苏北地区随着长三角区域高铁网的完善,沪通铁路、沪嘉甬铁路等通向苏北、浙南的铁路开通,原本有些游离在外的苏北沿海各市与浙南各市也将随着高铁的通车引入来自长三角精华地区的经济增长新动能,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区域的产业交互与共赢。
长三角能成为中国最大的都市圈从来不是天赐的机缘,而是地理位置、产业政策以及长三角人民奋发向上得来的结果。疫情是天灾,是外因,会影响长三角一时的前进脚步,却难以阻挡长三角人民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将这座国内最大的都市圈提升为世界级领先的都市圈的步伐。因此,我们应当对长三角抱有绝对的信心来迎接明天。
——苏智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