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商办互联
办公室窗外、大望路辅路,一位婀娜多姿美女在那里驻足守侯,其实也看不清楚容颜,心里默念是个美女就OK了。我之所以注意到这些是因为我要放松一下眼球,解放一下思想,俗话就是望着窗外发呆。
一会儿,辅路来了一辆白色的轿车自然的停在美女身边,看似不是私家车,美女熟练的拉开车门钻进车内,一定是用网约车打车的,科技的进步使信息匹配更加顺畅,我们的生活更加高效和便利。过了不到2分钟,又一位美女在同样的地方等车。。。打住,说正事儿,咱不是来看美女的。
从科技的进步、普及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模式开始说。最近几天不记得在什么地方听到“斜杠青年”这个词儿,查了查是在2016年前后就诞生的说法,不算新词儿了,既然查了就再次普及一下。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按照这个定义,我更喜欢另外一种解释方式,比如某些人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开展社交电商、微商之类的就是典型的“斜杠青年”。
凡事,我总喜欢问一个为什么,然后自我解释一番。为什么我们的社会出现这么多斜杠青年呢?底层逻辑是什么呢?代表着未来吗?
1、首先是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大爆炸吧,斜杆青年们能接触的社会生活的层面比以往更加丰富了,也就是常说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走走、看看”,加之这些年各种大数据、算法的应用普及,就使得每个人所触及到的各种信息,在信息爆炸的基础上又呈现出千人千面的“聚集”效应,反复刺激每个人的神经细胞,从爱好走到躬身入局,也实属正常。
2、其次的底层逻辑应该是组织模式的变革吧,斜杠、企业、平台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从提供产品、服务到用户消费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小,比如某个平台提供一些商业服务机会,而一些个体作为服务人员、工作者,就完全可以很轻易地实现服务的完成,比如滴滴出行,以及由此衍生的滴滴这个、滴滴那个等平台。
3、第三,我觉得就应该是追求极致的生活态度。看到有些关于斜杠青年的资讯和评论都是从兼职工作的角度来说的,但是我觉得,斜杠们之所以要做“斜杠”,不完全是为了去赚钱使然,而是一种超脱物质生活之外的“活法儿”,用正解就是一种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使然。因此我们会看到,大多数斜杠都具备以下基本特点,比如勤劳、好奇心、上进心、行动力、极致意识,乃至于对生命价值的实现。
4、第四,没有第四了,解释一件事情其实不要太复杂。
自从年初疫情爆发开始,我们的商务楼宇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昨天跟一位行业一线人士聊天,谈及写字楼市场是否在下半年整体转好,首先表示不乐观,现在看来找不到任何信息能够看出来,下半年经济的基本面会发生逆转,因此,写字楼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自然也不会有本质回暖。
但是整体走势是系统性的存在,而作为某个楼宇的个体、或者经纪公司而言,不代表就要放弃努力,对应的租户方会产生的流动性置换需求,也应该积极的改变产品和市场策略去争抢这部分需求,让自己的楼宇在市场下行周期中多一些去化、减少空置率。
比如多数楼宇应对市场采用的一些策略,作为操盘手首先要给予考虑。适当降低整体租金、为资质好的客户延长免租期、灵活的租金支付方式、提供精装修标准交付、调整户型格局增加小面积的供应、为客户解决临时周转用的空间、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打造差异化的服务结构、帮助客户解决资金困境、以及增加代理服务的佣金、加快支付速度、打造公平的商务合作环境等等。
也即是作为写字楼运营管理而言,过去我们单一的、一直坚守的底线、行规、原则,在面对市场形式的变化时候,能否最快速度给予调整,让自己也从单杠空间提供商演变为斜杠服务商,是当下市场人士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从单杠青年到斜杠青年,骨子里是整体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从单杠空间到斜杠服务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当下的业绩、效益问题,而是一个长久的资产管理观念的树立、提升的过程。本质上楼宇资产管理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我们根本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哪些系统变化,就像我们无法预测疫情突然袭击一个道理,所以,抓住眼前就是抓住未来,永远不要想象着疫情过后就会好了之类的借口去阻碍自己的行动。
一句话,斜杠化,不是为了生存和业绩,背后是一种态度和观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