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中央法务区 城市营商新名片
发布时间: 2023-06-21 点击次数: 2246次 来源:世邦魏理仕 作者:华象公寓官网小编整理
什么是法务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2月25日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伴随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2020年四川省委决定,在天府新区建立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推动建设的现代法务集聚区——天府中央法务区。到2021年海丝中央法务区落地福建省厦门市、上海虹桥揭牌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2022年深圳前海全力建设深港国际法务区,2023年广州全面推进湾区中央法务区建设,中央法务区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功能区,在各大城市群中实现创新探索。
什么是中央法务区? CBRE世邦魏理仕战略顾问部作为成都天府中央法务区及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的战略咨询及产业规划团队,基于落地实操经验,中央法务区的特点在于“两新”:
01
从产业空间形态上来观察,中央法务区是一种法律服务产业集聚的新集群形态
基于团队近三年服务两大中央法务区的研究,我们认为法律服务的本质是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量化的支撑,是优化国际营商环境的关键要素。纵观国际法律服务产业发展历程,法律服务与国际航运、国际金融等外向型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全球知名的法律服务聚集区多数起源于金融产业、海事产业发达的外向型经济国家或城市。以伦敦金融城及纽约曼哈顿为例,区域内云集世界知名律师事务所及相关服务机构。此外,在数字科技发展变革下,伦敦金融城逐渐催生法律科技等创新产业领域。
产业环境与法治环境的相互促进关系
全球知名的法律聚集区均起源于金融产业、海事产业发达的外向型经济国家/城市。法律服务的本质是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是优化国际营商环境的关键要素。
国际性的法律聚集区
发展特色:法律体系与法治环境具有较强包容性与灵活性。
纽约曼哈顿
发展定位:国际金融中心
产业基础:国际金融、专业服务
法律优势:以律师业为主的法律服务体系
伦敦金融城
发展定位: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
产业基础:国际金融、国际航运、国际贸易
法律优势:以金融法律服务、海事法律服务为主
区域性的法律聚集区
发展特色:与国际规则对接,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新加坡滨海湾
发展定位:国际金融中心
产业基础:金融服务、贸易服务、专业服务
法律优势: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香港中环
发展定位:国际贸易中心
产业基础:金融服务、贸易服务
法律优势:中西方法律规则衔接的桥梁
阿布扎比主权金融自由区
发展定位: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
产业基础:金融服务、贸易服务
法律优势:融合法系
我国的中央法务区探索和建设更适用于我国政治与经济体制特征,注重要素集聚性、模式创新性、平台国际性、产业多元性。以成都天府中央法务区为例,有别于曼哈顿和伦敦金融城聚集形态,天府中央法务区在聚集了包括律所、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税务在内的100多家法律服务机构之外,更是通过政府引导的方式,有效布局从基层法院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四级法院审判资源等高端产业要素,并明确以全链条、探索司法供给侧改革为产业体系特点。
02
从产业发展阶段上来观察,中央法务区是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基于市场需求出现的新产业业态
法律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服务集聚区的出现也是所在地现代服务业和区域整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必然产物。CBRE华南区战略顾问部联动CBRE新加坡战略顾问部,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由英国远东战略性转口贸易中心向全球亚洲服务中心转变过程中,新加坡的法律服务产业整体逐渐向高端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目前新加坡法律产业主要集聚于滨海湾中央商务区,该区域附近有知名的“麦克斯韦多元纠纷解决中心”,其作为全球知名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中心,和滨海湾中央商务区聚集的近千家法律服务机构相互联动,构成了具备全球影响力的法律服务业网络。
厦门作为福建海丝中央法务区的先行先试片区,从自身产业发展的法律服务诉求出发,以国际商事海事为特色,打造高端化、国际化的法律服务体系。顶层战略上发挥经济特区立法权优势开展创新立法工作,运用法治思维为城市改革创新保驾护航;产业基础层面强化各类专业化法院(庭)建设形成高端要素集聚;核心产业层面重点聚焦引进国际商事海事纠纷化解机构和国际知名法律服务机构,提升产业辐射能级;产业协同层面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法律科技创新产业,同时补足会计、税务等泛法律产业链条;产业带动层面针对厦门优势产业法律服务诉求进行完善补足;基础支撑上亦与厦门大学法学系、集美大学等本地知名高校的法律院系合作,在学术研究层面发挥本地优势,积极探索法律及泛法律服务产业的系统性创新。
法务区将发挥什么功能
中央法务区的新集群形态和新产业业态的落地会给一座城市的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最大的核心功能还是在于有效助力城市营商环境的建设,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的提升:
01
提升商事主体的法治保障,降低经营成本
在CBRE服务过的法务区项目进行的市场调研中得到反馈,以贸易、航运行业为例,大型企业有更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和团队,但是中小企业及小微企业因业务、成本等多方面考虑,较少会使用法律服务。在面对复杂的经营环境时,往往会放弃使用法律工具来保障自身的利益。
法务区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利用司法资源和法律服务业集聚的特点,进行公共性质的普法、准公共性质的普适性法律服务和相对非集聚状态下更具备成本优势的市场性法律服务为商事主体提供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保障。有效帮助企业提前预判和对冲风险,降低经营损失成本。
02
提升商事主体的市场信心,增益经营机会
特别在当前建立统一大市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更多的外企入华和国内企业出海,将面对陌生和复杂的市场环境,法务区的存在为所在地注册的商事主体提供跨区域的法律服务,也为鼓励商事主体扩大经营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增加商事主体投资和扩大经营规模的信心。
以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为例,为打造辐射中东、非洲和亚洲的国际金融中心,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在立法、数字化司法服务和争议解决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特别是其开创性采用“融合法系”,仅在区域内适用的结合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的融合法,有效吸引了适用普通法系的国家资本和商事主体落地。
03
提升所在城市的综合影响力,
打造招商引商、安商稳商的城市新品牌
除了能够降低营商成本、提升营商机会等特征之外,从国外的伦敦、纽约、新加坡、阿布扎比到国内的成都天府、厦门、上海虹桥、深圳前海,不同的法务区均有其鲜明的产业特性。
纽约曼哈顿
空间形态:依托高密轨道集聚
高度集聚,出现“律师一条街”等特征。
发展定位:产业导向型
以产业发展催生法务发展
GAWC排名:第2位
法系支撑:普通法系
优势法律产业生态:
伦敦金融城
空间形态:高密度沿轨道布局
与商业服务业混合发展,相对分散式分布于金融城中。
发展定位:历史沿承型
沿承城市发展法务产业逐渐完善
GAWC排名:第1位
法系支撑:普通法系
优势法律产业生态:
新加坡滨海湾
空间形态:高密度集聚发展
集中在新加坡滨海湾CBD西侧沿岸,与高端服务业伴生发展。
发展定位:复合发展型
国际纠纷复合解决优选地
GAWC排名:第4位
法系支撑:普通法系
优势法律产业生态:
香港中环
空间形态:高密度沿轨道布局
集中在香港中环轨道沿线,与高端服务业伴生发展。
发展定位:国际贸易型
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
GAWC排名:第3位
法系支撑:普通法系为主,大陆法系为辅
优势法律产业生态:
阿布扎比主权金融自由区
空间形态:高密度集聚发展
集中沿岛西北侧中央商务区及金融自由区内。
发展定位:立法创新型
以创新立法塑造营商环境
GAWC排名:第78位
法系支撑:大陆法系为主,自由区内为融合法系
优势法律产业生态:
以新加坡的“麦克斯韦模式”为例,其集合全球50家知名国际纠纷解决机构与专业法律咨询机构,在全球开展替代性纠纷解决(ADR)服务,提供一站式、一流的设施和服务,为新加坡ADR机制在国际上的地位提升起到重要作用。有效在全球提升了新加坡的国际影响力,树立了独特的城市品牌。
法务区的湾区机遇
法务区作为城市产业经济功能区的新物种,在大湾区的城市中,未来随着产业进一步发展,辅以规划指引和政策鼓励,可能出现如下的空间聚集形态:
01
点:法律服务专业楼宇
以单栋楼宇为单位促进法律服务业的集聚是最有效、最快速的集聚法律服务产业的方式。深圳市福田区出台了《深圳市福田区支持法律服务业发展若干措施》,鼓励福田区法律服务机构引进和集聚,打造专业楼宇(园区),营造良好的集聚发展环境。并鼓励认定专业楼宇(园区),并予以授牌和相应的政策支持。
大城市中,经贸发展迅速、楼宇经济完备、法律服务基础条件良好的区域是适宜打造特色化的法律服务专业楼宇。
从产业发展基础角度出发,法律产业能形成长期、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关键在于所在城市经贸产业发展保持高度活跃。根据 CBRE在全国多个城市协助知名法律服务机构选址经验来看,以律所为代表的机构选址最关心的要素还是在于区域的业务量。司法资源的集聚,同样也和所在城市的法律服务环境的产业生态有紧密的依存关系。
未来在大湾区的各大城市,经贸发展迅速、楼宇经济完备、法律服务基础条件良好的区域是打造法律服务专业楼宇的适宜土壤。
02
线:法律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楼宇集群
法律服务业作为专业服务业里的代表产业,自身对带动上下游的泛法律服务产业集群(如会计、审计等)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更对城市可能涉及的金融、贸易及面向未来的数字科技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以上产业对于产业载体的需求多偏好办公楼宇,另一方面,法律服务业及上下游企业的承租能力一般相对较强。
湾区城市可积极地利用法律服务业在产业层面发挥的“枢纽”作用,还可以提高区域楼宇经济的整体表现,有助于推动形成特色的法律服务集群。
03
面:司法要素完备的中央法务区
以司法要素平台为核心形成的法务区是法律服务业集聚的高级形态,除了经贸基础、楼宇经济氛围之外,更核心的在于需要植入如公检法机构等司法层核心要素平台。开放度高、法律服务需求充沛的区域可以探索设置专门法院(法庭)、涉外仲裁机构等。
从产业顶层设计出发,我国中央法务区有别于国外法务集聚区不同一点在于除了共性的法律服务业集聚,通过政府引导司法乃至立法机构作为核心要素平台入驻法务区。此外,基于法务区与所在城市营商环境的紧密结合的需要,在产业体系的机制设计上也需要系统性的创新,方可在传统的“自下而上”的法律服务机构集聚的基础上,创造性实现具备我国特色的“自上而下”的政策乃至立法上的适配。
CBRE法务区战略咨询落地经验
从单栋的法律服务业特色楼宇到片区的中央法务区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工作,从西南的天府中央法务区到东南的海丝中央法务区,CBRE的实践经验涵盖了从战略规划、实施方案到产业资源导入等多个层级。CBRE更是尊重不同城市的自身特点和政策环境优势,度身定制不同的法务区发展战略规划。
CBRE期待中华大地出现更具特色的中央法务区,带动一座又一座城市改善营商环境,成为城市产品新名片。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共同奋斗,为建设法治中国!
CBRE 法务规划代表项目(摘选)
项目名称: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发展规划
项目名称:海上丝绸之路(福建)法务集聚区厦门市总体规划及产业策划
项目名称:天府中央法务区产业策划研究服务
项目名称:深圳市福田区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策略研究
CBRE法务规划一站式服务
产业研究
•法律服务及相关产业/行业/企业调研及分析
营商品牌
•法律服务产业链及链主企业梳理
•法律服务产业空间要素识别
•城市法律服务品牌打造
城市策展
•法律服务业成果主题策展
政策制定
•法律产业发展策略、规划、扶持政策
•法律专业楼宇政策制定
•法律目标楼宇选择及授牌
动态监测
•法律企业动态跟进,反哺政策调整
•专业楼宇数据监控,反哺楼宇政策调整
CBRE在天府中央法务区、海丝中央法务区的落地实践,深刻体会到了法务区对城市营商环境的赋能和提升。以商兴法、以法促商、商法聚城,期望我们能够为更多城市打造具备自身特色的法务区、泛法律服务集群及法律服务特色楼宇,为更多城市的营商助力。
在华南近年经贸发展出现的新趋势、中资企业积极布局出海的新浪潮中,我们观察到对于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未来有较大增长的预期。法务区不仅适用于一线华南城市,我们在厦门的实践更是验证了这一新生事物适用于每个有力于改善营商环境的城市去探索和实践。
法务区的建设是一个专业的系统工程,CBRE在法律服务的产业研究、营商品牌、产业策展、政策制定及动态监测全链条服务不仅能有效的帮助华南不同城市从0到1设立法务区,还能从1到N的增益法律服务产业的发展。
本文作者为:CBRE广州战略顾问部负责人许吉谦之;
以下CBRE同事也对本文作出贡献:深圳战略顾问部海丝法务区项目团队:刘叶佳 Katie Liu,CBRE深圳战略顾问部副董事;赵明磊 Merlin Zhao,CBRE深圳战略顾问部助理经理;孟令瑞 Rita Meng,CBRE深圳战略顾问部助理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