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前离职员工爆光上海黑中介:“ 我感觉进了缅北工厂 ”
发布时间: 2023-09-14 点击次数: 224次 来源:苏苏房东说 作者:森兰美奂大厦官网小编整理
上个月,观影完《孤注一掷》,我一边开车,一边思考一个问题。生活中职场里,我们经常会横遭不幸,碰到十恶不赦的坏蛋,像被疯狗咬了一口,难受不是滋味。但换一个角度,这帮坏蛋,何尝不是另一个可怜的受害者...
人间之恶,并非都集中在具体作恶的坏蛋身上。反而,背后引导和设计如此歹毒顶层制度的幕后boss,暗影中浮现的嘴脸,更为恐怖。
讽刺的是,这些披着羊皮的狼,却常常,又以慈祥恺恻的,大善人似的,优秀企业家的身份,在社会上显露... 纵然他们的手,无比干净,没沾得半点脏,但动脉里流淌的每一滴血液,都是黑色的。
01.
小伙揣3W来上海,回老家兜里只剩3K
两礼拜前,小Z找到我,他说自己曾在T公司做了一段时间中介,看到我作为一个房产交易咨询界的良心博主,分享内容走心扎实,因此加上我,说想分享和爆爆料。
听他稚嫩的口吻,我本以为,只是年轻人来上海玩票,受了点委屈,来诉诉苦,不料,下面这番话,震惊了我,并开启了后续,让人不寒而栗的对话。
小Z其实算一位标准的大学生,在老同学的介绍下,想来上海见见世面,做中介锻炼一下自己,顺便混个底薪,准备考公。
结果不曾想,这一待,就是一年,不光没挣着钱,还把自己辛苦的积蓄,给搭了进去。
其实他刚入行2个月,就开了一客户单,半年后,还拿下一1500万的房源单,每月租赁业绩有8K,曾荣获商圈第一,
在上海,大把老中介,都未必有这样的成绩,
明明小Z那么聪明能干,怎么还能亏钱了呢?
02.
中介公司巧立名目,疯狂压榨员工
非贝系的中介,多少都接触过一个东西,
叫开网络端口,
也就是,因为线下门店自然客源有限,而公司房源平台知名度差,或根本没平台。
于是公司会建议中介员工,借助某8,某居客,这样的第三方房源网站,开一个账号,发布房源,招揽客户,以达到开发增量业务的目的。
但路数大家其实都懂,反正基本套路都是假房源,
先把人骗过来再说。
这样的平台端口,月费价格,并不便宜,
T中介公司,却强制手下中介员工,
每人必须开通网络端口,
虽然打着费用公司与中介一人一半承担的名号,
但员工能报销的前提,是得达到业绩指标要求...
同时,公司还要求中介员工,
每天买平台的“抢客券”,
一张就得耗费 “半顿饭钱”,
当有客户正在浏览平台时,如果花费一张“抢客券”,中介就可以抢到一个与该客户弹窗聊天的机会。
事实上,这种揽客方式,并无卵用,
不仅有可能匹配到机器人,甚至还会匹配到同行...
每当有员工开单,奖金金额大于1万,公司则会强制员工,额外再开一个网络端口(实际上根本完全没有必要),小Z坦言:
至于这些第三方平台公司,与T公司高层之间,是否有何种绑定的利益往来关系,全公司上下,人尽皆知。
对了,小Z额外附赠大家一个小秘密:
假带看,假谈客户的出场灰,其实也是要中介员工自掏腰包的。
说到假客户,就不得不提到T中介最拿手的特色业务风格。
03.
无尽的套路和团伙式的作案手法
不管是独家还是任何作案套路,
T中介公司的核心作业模型,
其实是排他(即搞死同行,败坏他人名誉)
低价并不是最终目的,成交才是目的,
因此冒充同行中介,给房东打恶心人的电话,甚至堂而皇之,披着别的中介的皮(制服),去和客户当面见面,做坏同行的名声,是家常便饭。
只有当其他中介品牌,在客户这里,被彻底讨厌,T中介才有更大的成交把握机会。
损人利己的作业方式,让小Z真心觉得:
尽是这种下三滥手段,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具体套路手法,他认为之前我发布的视频,已经解析的相当完整了,这套体系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但一招鲜打遍天下,至今依然能持续让不少人上当。
因此,出于善良之心,小Z也主动给到了一些中肯的辟邪建议(我未做任何引导):
1. 破解T中介套路的最好办法,就是房东专门用一张单独的手机卡,来处理房子的事情,并记得设置白名单。
2. 房东最好不要把快递纸盒放外面,很多小区物业安保管得松,T中介如果认为楼盘信息不全,就会让业务员去爬楼把电话号码抄下来。
3. 置换客不要过早订房,即便不透露已经买好,也很容易让T中介发现。
对于曾经上当受骗的房东,是否有共性,
我与小Z的看法一致,
这种事,一个巴掌拍不响。
大部分上当受骗的房东,都吃了人性的亏,
50%以上核心原因,是懒,
觉得给谁卖都是卖,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却不知道如今市场已经变天了,
如果缺乏渠道管理的认知,不愿意投入大量精力,也不懂怎么和人性作博弈,根本不可能把房子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卖出去。
04.
掏空扒尽,缅北血汗工厂式的员工管理模式
其实我一直都好奇,为什么在T公司打工的中介,
自己也知道所做所为令人不齿,却鲜有人产生疑问?
于是借着这个话题,我们进一步接着聊,
又打开了另一个新世界。
T公司的整个员工盘剥模式,进化得相当畸形:
1. 禁止相互交流:吃饭必须点外卖,不准结伴去堂食(就怕员工彼此或对外说公司坏话),但事实上,非常愚蠢,员工每天都会在宿舍交谈,微信QQ都可以自由对外沟通。
2. 刺探内部叛徒:总监会隔三差五叫一两个人去办公室谈心,问有没有“消极人员”(对公司有怨言的员工),如有,就制定PUA对策。
3. 压榨员工休息:层层加码,压榨员工休息时间,给员工强调:“你们的休息都是争取来的,想报销都是靠业绩的”。让员工干无效工作,比如更新端口,打电话,不完成就罚钱,十分严格,让众人抛弃主动思考的余地。
4. PUA和画饼:对刚入职的员工画饼:你的同学将来一定没你混得好,挣到钱才是王道;对想要离职的员工,店长总监一红一黑车轮战:既否定没挣到钱一定是能力不足,又肯定其说还有很多机会和潜在发光之处。同时召集老乡来劝,和你吃饭谈心,尽力留住。
5. 剥削个人收入:店长总监,有权限去操作业务员的业绩,所以即便有员工运气好开了大单,也不会让其一个人拿很高,都会给其他业务员分出去,而奖金都根据实收佣金发放(要等过户,押的时间很长),在等待奖金发放的期间,每位员工面临漫无止尽地每个月倒贴钱,直到被公司吃光抹尽。(所以最终小Z连奖金都不要了,果断选择离开)
这样的管理员工的模式,和把人骗来,棍棒相加,五花大绑,圈养起来,扎管放血,没什么两样。
而这又牵扯出另一个问题,
看过电影,我们都知道,
缅北工厂的血汗劳动者,大都是被高薪吸引和拐骗过去的,那T公司名声那么差,究竟是通过什么方式招人的呢?
其实作法异曲同工。
从2021年后半年开始,T公司启动了一个计划,
叫全员招聘。
当然,招聘的费用,也是员工自己掏,
招到人,才能报销图片,
招人的话术里,隐藏了诸多陷阱。
全员招聘,
对员工,有两个显性好处:
1. 你招来的人开单,可以抽取他的提成(类似传X)
2. 招到一个人,可以..给介绍人...奖励一天放假
是的,你没听错,
不要小看放一天假的诱惑,做T系中介的人都知道,放假非常难得,加班才是常态,甚至可以说,阶段性持续压榨休息的目的,本身就是用休息作为奖励,强制员工做招聘
在全网端口疯狂扩张膨胀的时候,T公司也扩展了招聘范围,并由店长带头,要求员工利用私人QQ微信,招募自己的朋友和亲戚同学,如果遭受拒绝,就会继续开会洗脑:你们的同学,未必有你混得好!
关于小Z的留言,我不愿再贴更多了,
很可能会暴露他的身份,导致其有危险,
不过好在,他目前已经回到老家,考上了公务员,过上了正常向往的生活,
上海人的热情,善良的房东,聊起在上海工作的时光,小Z心里,未必全是糟糕的回忆,抛开T公司本身,他个人与客户之间关系其实良好。
我和小Z说:“ 这段经历,只是你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并不是坏事,未来走上工作岗位,你反而会比其他人,对人性这个东西理解更透彻,世间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只有绝对的利益,并同时纠缠着情感、信任、认同、情绪,齐头并进 ”
说到底,世间绝大多数普通人,只是想挣扎着生存下去罢了。
内容编辑:苏苏是个大直男
以上故事,纯属虚构,
如有雷同,纯属天打雷劈之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