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花重金砸的智能家居,是居住升级还是智商税?
发布时间: 2023-03-09 点击次数: 321次 来源:上海公寓网 作者:必屋客
智能家居的概念兴起早有五六年了,这两年更是风越吹越大。
市面上各种产品转型升级、竞争激烈,有专治懒癌的,有专攻家庭安防的,有主打健康生活方式的,更有酷炫的黑科技,看得人眼花缭乱。
而且只要贴上“智能”二字,任何家居产品都能身价翻倍。
很多业主想趁着装修的机会,用智能产品来一次居住升级,但又怕在各种各样的噱头中迷失了自己,最后别人家的高科技到自己家,反而成了智商税。
今天我们就从全案的角度探讨下,如何设计,才能让智能家居从伪需求变成真好用。
01
模拟生活场景,给需求分分类。
市面上的智能家居产品虽然五花八门,功能各有侧重,但从根本来说,它们和格局改造、舒适设备,甚至软装家具一样,都是为了服务我们的居住感受而诞生的。
所以不论是智能马桶、智能床这样的单品,还是灯光系统、厨房电器联动的整体设计,都可以从解决居住问题的角度来看待,按功能分类。
多方比较,按需“加购”,才能理智避开智商税陷阱,让智能化产品成为居住升级好帮手。
安全为先
智能门锁和监控可以说是最初阶的智能家居产品了,连上app通过手机就能查看家里的情况,而且安装简单方便,不用大动干戈重新装修。
如果安全意识再强一些,或者有长期出差的需求,那么可以考虑加上水浸报警和烟雾报警器。
家里有老人或者是给独居老人装的养老房,还可以在玄关和卧室加装感应灯带,在厨卫加装报警器,通过手机app提示及时应对。
解放双手
基础安全之上,更多业主会追求高效率的生活方式,用更智能的方式做家务。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选择有网络功能的智能单品,连上网络就能联动。
像洗衣机、洗碗机和厨房电器,开机、关闭、功能调节和记录常用模式等,都能在手机上远程控制。
像扫地机器人这样成熟的产品,早就能直接通过语音控制,又省了掏出手机打开app的动作,进一步解放双手。
舒适升级
对生活舒适度要求再高点的,在生活方式上也追求“解放双手”。
比如声控调节灯光,开关空调、浴霸和热水器,不用离开沙发也不用动手,就能提前为舒服的热水澡做好准备。
更有与舒适设备结合的智能环境控制检测系统,通过智能网关、无线开关和各种传感器子设备,让多个智能产品协同和配合,创造多种智能生活场景。
让家成为一个真正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舒适又稳定的居心地。
02
用“大局观”视角,把整体设计前置。
智能音箱语音控制开灯,传感器检测到湿度过高后打开除湿机,用户出门窗帘自动关闭以保护隐私……设想一番全屋智能的生活,简直不要太惬意。
不过要真正把“科幻生活”变成现实,我们在装修开始前就要整体设计。
不仅是要把想要的功能和空间布局结合起来考虑,还要在施工拆旧时对接好供应商。
提前量房测距,需要预留的点位和高度都提前呈现在图纸上;免得到了安装阶段,发现预留的位置不够,要么花钱返工、要么只能无奈妥协。
另外因为大部分智能家居都是通过WiFi连接的,所以我们在布置电路和网络的时候,要根据智能产品的数量和路由器的最大设备承载量(家用路由器一般最多能连16个设备)综合考虑,设计整体智能家居方案,实现全屋网络覆盖的稳定。
还有很多业主盲目跟风买产品,搬回家却发现彼此之间不能联动,智能变“智障”,这很有可能是智能网关出了问题。
不同品牌用的通讯协议不同,适配它们的网关也各有不同(比如小米的网关是叫不动“小度”的)。
所以在规划智能设备时,一定要提前比较不同品牌的通讯协议,确保可以互联互通。
总结来说,要在哪里提前预留点位?怎么布局WiFi才能保持网络稳定?不同品牌用的网关协议兼不兼容?都是需要提前规划设计的专业问题。
如果是大平层或别墅,那还要考虑不同楼层间的设备配置,更需要考虑得细致周到,真正做到无感智能。
从功能配置到设备选择,再到施工对接和监督,智能家居要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得要从装修一开始就整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