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迷主办:京沪写字楼网欢迎您!本站信息免费为您提供!    客服热线:021-31007692

全国统一24小时热线

130-0218-6579
首页 > 新房 > 楼盘动态 > 挑战全网最“潮”方式,打开上海这座城!
亚洲大厦
挑战全网最“潮”方式,打开上海这座城!
发布时间:2023-10-03    269浏览 返回

开启“诗和远方”

早已不囿于既往定义

随时出发

期待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遇见不一样的朋友

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我们做了三种尝试

挑战用全网最“潮”方式

打开上海这座城!

“特种兵”

一天打卡上海100个景点?

凌晨4点出发

驾车+步行+骑行+地铁+轮渡……

从吴淞口到黄浦江

从苏州河两岸到世博园区

“特种兵”高嵩出征

沿着“一江一河”

一天能打卡上海多少个景点呢?

“时间紧,任务重”,“特种兵”高嵩的行程安排上精确到了分钟,主打一个“极限挑战”。早上413分,就出发去宝山吴淞口的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看~~~

715分,来到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感受工业遗存焕发的新生。

沿黄浦江南行至虹口,1140分,又惊喜发现上海还有一座“下海庙”。这里曾是上海的出海口,上海开埠后,又凭着面朝黄浦江北岸黄金水道的地理优势,航运业迅速发展,成为海派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旅途中总会出现一些奇妙的邂逅,比如1420分的这场上海赛艇公开赛,苏州河两岸站满了观赛的人群,一声声“加油”,让已经暴走2万步的“特种兵”短暂地忘记了疲惫。

沿着苏州河畔一路继续西行,经过颜值与内涵并存的上海邮政博物馆、打了个漂亮S弯的河滨大楼、江南殿堂式古建筑天后宫、海派风情的石库门建筑慎余里……苏州河畔的艺术新生活,“特种兵”也可以拥有!(其实已经想躺下来“开摆”~

外滩万国建筑群、老码头、董家渡悬空花桥、中华艺术宫、徐汇滨江美术馆群……游走于浦江两岸,21:05分,“特种兵”终于抵达预定的终点——黄浦滨江的远望1号,被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量船的宏伟气势所倾倒,也折服于科技与天文的双重魅力。

总结一下这一天

刚开始

雄心勃勃的“特种兵”

制定的行程是这样的:

经过17个小时的跋涉

“特种兵”的体力逼近极限

最终实际完成量是:

步行35175

完成预定打卡目标63

虽然打卡上海100个景点的任务失败,但“特种兵”用自己穿越上海的经历告诉大家:美景就在我们身边,热爱才是更强的内驱力。(不然怎么坚持下来?)

详细的规划、充足的体力

日趋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

“特种兵”式打卡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虽然是浮光掠影

肉体也可能疲惫

心灵上的满足感

却可以吹上好一阵子

喜爱这座城市的种子

说不定,也就这样种下了

City walk,约会这座城

这个夏天,除了“特种兵”像旋风一样奔波在各大景点,还有不少人选择漫步行走,感受城市文化与风土人情——这种新潮流在社交平台上刮起了另一种风。小红书上,标记 City walk的笔记已经超过了48万篇;《2023旅游调研报告》显示,82%的人想尝试City walk,远远超过了其他旅游方式。

一个周日的下午,“心城市”创始人兼CEO朱一宁带着一行20多人,来了一场“跨越百年的时空之旅”。四行仓库-银行仓库建筑群–浙江路桥–厦门路–中国大戏院 –四大百货公司,3个小时的行走,触碰到的不仅是岁月的痕迹,也有截然不同的城市风貌,更有新老更替、时光流转的人间烟火气。

90后徐飏,来上海工作三年,虽说就住在苏州河附近,却始终没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走一走。她曾多次路过一处“破旧”的外墙,直到这次才知道,这里是浙江兴业银行办事所及堆栈旧址。“当时民族金融业有北四行和南三行之称。刚刚我们走过的四行仓库,四行指的就是北四行;而南三行之首,就是浙江兴业银行。它的外立面现在被保留下来,顶部还能看到 The 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的字迹。” 听着朱一宁的讲述,再看看怡和打包厂砖墙上星星样的锚板,点滴成串的历史遗迹,让徐飏有种“原来如此”的惊叹。“以前最喜欢周游世界,想要向外去探索,而现在觉得,‘新意’就是对每天走过的地方有更丰富的理解。”

这次行走,还有不少人被厦门路的“路牌”所打动。初秋下午的阳光不算烈,斜打在长长的弄堂清一色的红色砖墙上。朱一宁站在大树荫下,讲述老奶奶在动迁搬离前,将门牌交给他的那瞬。“最后的东西正从二楼的窗台一点点往下搬,她说‘我嫁进来就在厦门路216号,这里是我人生大半辈子的回忆。’” 她把这段人生的记忆,留给了一个愿意保存斑驳的人。

谁也没想到,团友中有个姑娘突然惊喜地叫道:“我小时候外婆住这里,看到门牌,我就知道是这里了!”她带着我们急急向记忆中的地方走去,拿过老门牌让大家给她拍照。“这就是城市发展的缩影吧,有些东西走完了它的历史使命。实物会消失,但记忆是可以永存的。不遗憾,我们总要往前走。”

城市行走中的意外,带给人惊喜和暖意。我们辗转街头巷尾,可以不文艺,不出片,但就想和各类烟火气不经意碰撞。如果说,百年前的烟火气是能够在街边的小馆子喝到一碗热汤,而如今的烟火气也许就是一杯独特风味的咖啡,一块鸡汤文的路牌,也可能是历史建筑的定制手办。朱一宁说,只有当不同的烟火气都能在一个城市共存,这座城市才能吸引不同的人群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工作、在这里居住,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海纳百川的一座城市。

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七八月份“城市漫步”和它对应的英文City walk的关键词搜索量,相比五六月份提升了123%。其中搜索上海的人数最多,搜索量环比大增2.3倍,武康路、外滩和苏州河等地点最受欢迎。

City walk会是一阵风吗?朱一宁很坚定:其实,能够鼓励更多人走出家门,去打卡一些艺术馆、博物馆、人文的地标、优秀历史建筑,哪怕是咖啡馆、街边的小店,一些弄堂,那便是件好事情。“我们希望能够让这座城市真正走到每个人的心里,也让每一个人能够真正爱上这座朝夕相处的城市。”  

“看美展”“观文博”“赏好剧”

文艺又充实的一天

来上海就拿捏了

浦东美术馆,这座现代又优雅的白色建筑面对外滩历史建筑群,背靠东方明珠,处于浦东滨江一个“诗歌级”的位置。建成开放两年多来,一直是市民游客的打卡重地。有网友说,到浦东美术馆必须带指南针,因为“美得找不着北”。中央展厅徐冰贯穿四层楼的大型装置作品“引力剧场”,更是让网友们展开了一场摄影大赛。

好几位游客都是出差来到上海,来到陆家嘴,无意间看到这么美的建筑,忍不住进来一探究竟,然后又被展品惊艳了。以色列小伙丹尼尔夸赞,“作品背后的想象力让人印象深刻”。来自香港的刘小姐也表示,“这么好的地段一般都起写字楼,能有这么一个美术馆,挺难得的。”

当然,也有不少人是做好功课,慕名而来:“经常会有联名的展,所以经常会(从外地)过来!”

的确,开幕时浦东美术馆与英国泰特博物馆合作,精选了100多件珍贵藏品远渡重洋来到上海。之后他们又牵手过西班牙、意大利、美国等多家知名博物馆。目前正在展出的《六百年之巨匠》,是提森博物馆的藏品首次“组团”走出西班牙。加上《刘香成:镜头·时代·人》《曾梵志:过往与此刻》等特展,想看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总有一款适合你。

在上海的景观佳处,都散落着浦美这样的美术馆、博物馆。位于人民广场历史风貌保护区西北角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原是上海跑马总会旧址,今年3月他们向公众开放中庭空间,免预约、零门票,让这座有着98年历史的红砖建筑吸引了不少游客专程打卡。

很多人看了《古代上海》展,才知道上海的历史之悠久,可以上溯到67千年前;看了《近代上海》展,又对上海的海纳百川勇立潮头感慨不已,“为什么叫大上海呢,很多新的思潮容易过来,容易接收”,来自苏州的梁先生总结。

白天的人民广场,有上海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城市规划馆等文博场所,许多外地游客拖着拉杆箱冲来,一“刷”就是大半天。那么下午五点,闭馆之后的时间如何消磨?夜晚的人民广场,“星空间”粉墨登场。

汉口路上不起眼的写字楼亚洲大厦,如今已是全国最炙手可热的演艺集聚和产业发展区,坐着高铁、打着“飞的”赶来看戏的观众川流不息。

20208月,亚洲大厦4楼的办公室重新装修后,摇身一变成了上世纪20年代的纽约小酒馆。狭长的原始空间倒逼制作方拿出了一个360度环绕舞台的观众席,在这个因戏制宜的小空间里,近百名观众可以与演员碰杯,甚至可以感受到演员挥洒的汗水,“真的有那种周末下班的快乐”“看一遍远远不够”。

环境式驻演音乐剧《阿波罗尼亚》就此一炮而红,变身一票难求的现象级作品。前传《桑塔露琪亚》也趁热打铁,登陆亚洲大厦。自此以“沉浸”为特色的“造梦星空间”逐一诞生,除了环境式小剧场音乐剧,还有舞剧、脱口秀和开放麦,巅峰时期达到19家,“开场前半小时,电梯都不够用了”。

放眼国际知名的文化大都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伦敦西区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剧场超过40家,纽约百老汇也是类似。亚洲大厦作为全国演出密度最高的演艺场所,被戏迷亲切地称为“垂直的百老汇”。“一台好戏”运营总监袁齐自豪地回忆,“《双重危机》的原作者前阵子来上海一看,震惊了,‘我觉得你们比百老汇还要繁华’”。

随着入局的制作方越来越多,亚洲大厦与邻近的大世界、第一百货和世茂广场,已经开出了560家“星空间”小剧场。这些剧场步行时间不到十分钟,周末如果规划得当,两天“连打”45出戏不成问题,加上人民广场商圈还有上海大剧院、黄浦剧场、茉莉花剧场、中国大戏院等更大的舞台,真正让“观演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特种兵

City walk

文艺连打

哪一种是你更喜欢的打开方式?

你还有什么更有创意的方式

来打开上海这座城吗?

房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