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惊奇:一个多元的物业时代!2023现代物业发展论坛9月成都见!
发布时间: 2023-08-19 点击次数: 1137次 来源:现代物业杂志 作者:上海中海国际中心官网小编整理
邀请函
各位同仁:
2020年起经历三年疫情,现代物业发展论坛线下峰会系列遗憾暂停。2023年9月,第26届“2023现代物业发展论坛·惊奇:一个多元的物业时代”,在成都盛况重启!
本次论坛为您呈现:
中国社会基层治理中的社区物业管理,从结构到模式,从制度到实务,你必须接纳的新主张!
AI技术引领下的科技创新,给物业管理带来的深层变革;
以物业使用人需求所定义的设施管理,致以环境、能源、设施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丰富内涵;
城市物业服务,不仅仅是概念,基于开放社会的综合治理和有序链接;
物业管理产业链,由集成服务商合力助推的现代服务业,有厚度才有高度。
现代物业发展论坛,
我们频频回望,因为我们不想忘记曾经走过的路!
我们登高前瞻,因为我们不能偏离恒久的目标!
我们在成都等您!
本次论坛旨在通过对标杆物业项目运营实践的研学,分享创造性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聚焦模式的研究和落地战略服务,联手业界专业精英和企业高管,再次启动与行业发展同步的精典个案,分享思想与智慧的领先成果。
特致邀请,期待莅临!
现代物业发展论坛组委会
2023年8月
本次论坛特别推荐交流项目,由造诣深厚的产业界领军人物担纲主题演讲,敬请关注:
齐燕妮
中信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兼中信大厦项目总经理。高级经济师,CMCPI国际商业地产职业经理人。拥有房地产战略、投资、开发、运营全生命周期专业管理经验。
中信大厦运维管理创新实践
※ 中信大厦建筑面积约44.7万平方米,高528米,为北京最高建筑。自2010年获得土地,2013年正式动工,2018年底初步接收,2019年12月完成竣工验收备案,2020年1月投入使用,目前入驻率达到95%。中信大厦运维管理将感知技术、物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与设备设施数字化相结合,打造“管理技术密集型”的运维管理模式。根据故障排除和应急处置情境,将多个系统的底层数据通过物联网互联互通,提高各个系统之间数据沟通和协同的及时性,探索数字化运维,将数字化运维管理平台作为大厦精准管理和数字运维的有效工具。在管理模式、技术、标准及团队打造方面,持续探索创新,通过空间、环境、服务三大场景,打造高品质办公楼宇。倡导可持续理念,通过绿色运营,持续打造“零废弃”办公楼宇典范。
贺 原
上海东湖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东湖物业金融银行业物业设施管理开创者。高级经济师,物业管理师。政府采购专家,物业招投标评审专家,拥有二十多年物业管理专业经验。
银行总部大楼多元化设施管理(FM)服务实践
※ 工银大厦是上海单体面积最大的企业总部办公楼,建筑面积约15.6万平方米,高249.7米,为浦东新区第四高楼。2017年完成竣工验收备案,2021年10月完成办公区域精装修并投入使用。作为单一业主产权(工行上海市分行),工银大厦用户包括工行上海市分行总部机关、工银瑞信、工银内审局、工行私人银行部、工行贵金属部、工行票据营业部、工行软件开发中心以及工银安盛总部,还有少量金融机构的租户,物业管理和设施管理需要满足兼有银行总部、分部行政及业务条线,办公、经营、商务活动等多用户、跨领域、高协调性的多元化服务保障需要。东湖物业基于二十多年深耕银行与金融企业物业管理、设施管理转型所创造的多元化、可持续性、综合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以服务运维管理模式高度契合不同客户核心业务的专属需求而赢得众多客户的信赖。工银大厦真正展现了多元化设施管理以打造穿透性流程管控为核心的疾速响应优势、服务稳定优势、持续跟进优势,以及以数字化科技为手段提升流程管控的有效性,持续实现设施管理的价值,并为设施管理中国化而不懈努力。
陈品峯
台湾物业管理经理人协会理事长,AJI安杰国际物业集团董事长。两岸著名建案物业设计顾问,两岸酒店式公寓经营管理顾问。专注物业设计,致力于将其变为一门物业管理显学。
英式管家服务应用实践
※ 单纯迎宾,普通物业会着重接待礼仪,但专业英式管家更会注意适度地亲切问候;一般房务,普通酒店会注意清洁与否,但专业英式管家,更会注意入住者的生活习惯与特别需求。当市场上提供的服务差异化越来越小,更专业、更精准与更高素质的服务,才能拉开您与竞争者的距离,让您超前部署提升服务力与竞争力!
吴沂城
颐华不动产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特许房屋经理学会亚太分会副主席。博士,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绿建工程师。致力于“不动产全周期”的运营管理和服务。
嘉里物业绿色健康运营与可持续发展实践
※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疫情肆虐的大环境下,各国政府都在重视ESG及在本国的践行,中国政府也成立了社会责任局,富有责任和担当的物业管理企业越来越重视物业管理项目的绿色健康运营与管理。节能、减碳、提升空气质量、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环境改善与人文关怀等成为物业管理企业关注和投入的重点。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认识到,物业管理企业作为类市政公共管理机构,不仅仅是关心企业的财务成长,更应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物业管理企业性质使然。作为公共建筑或建筑物公区的管理者,只有坚持绿色健康运营管理,才能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物业管理的专业属性和发展逻辑。本演讲将和与会者分享嘉里物业绿色健康运营与物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孟 喆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物业及资产管理部主管、高级董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国际建筑业主与管理者协会(中国)副主席,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副会长,注册物业管理师。
绿色资产运营的ESG实践
※ ESG,即环境、社会、企业治理,是一套用于评价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非财务绩效表现的投资理念准则。它的出现将影响和推动传统的运营管理向绿色运营转型,同时有望为企业带来更多长期价值的增长机会,包括财务绩效和市场价值。ESG理念核心之一是推动企业和资产的数据化,以Savills为例,为了应对企业和城市在智慧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的转型挑战,推出了Savills 360°智城平台,为客户提供结合ESG框架要求和运营管理落地需要的一站式咨询加落地部署的解决方案,赋能绿色运营转型。截至目前,Savills的可持续发展陪伴式生态合伙人业务方面在中国已经拥有超过20年的经营经验,与超过30个合资公司合作,管理着超10亿平方米的管理面积、近千个项目,致力于共同打造服务品牌,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范雪松
北京博绿信远设施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国际设施管理协会(IFMA)北京分会副主席,拥有超过26年的设施管理(规划设计、项目管理和建筑运营)经验,领导团队为超过100家跨国企业(包括50家世界500强公司)提供设施服务。
客户赋能中心案例
※ 在当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作为服务供应商,如何为客户赋能至关重要,也更能体现供应商的价值。而设施管理(FM)的核心意义之一,就是提高核心业务生产力,作为供应商,如何与客户的FM部门甚至更高阶管理人员协作,助力客户核心业务呢?首先深入理解设施管理的定义、范围、意义和发展趋势,然后通过已有的信任合作和良好的沟通机制,深入了解当前客户的核心诉求,包括双碳、ESG等,在客户业务空间内的人员、场所和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技术、资源和管理优势,从设施管理角度,为客户提供多维度的深度服务,帮助客户提升核心生产力,包括降本增效等。为客户赋能,才是王道!本演讲将呈现技术赋能、资源赋能、管理赋能经典案例。
舒可心
国内社区治理实务专家,“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理论与实践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信托制物业管理”实践
※ 为了住宅小区业主与物业管理人之间的事实平等与和谐相处,行业内的专家、优秀团队,在住宅小区中尝试推行“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2019年,成都市首先在武侯区开展试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2020年开始在成都市全市推广。截至2022年底,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市各类物业管理区域施行信托制(改制成信托制、无物业管理而引入信托制等)共有300多个。信托制在成都的所有落地导入项目中,最能体现的制度效果就是,物业费交费率提升、物业费单价提升、业主满意度提升和物业管理纠纷下降的“三升一降”。无论是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居民、社区机构的工作人员、政府部门,都通过该制度获益。目前,北京、四川、湖北、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等全国多个省市均有“信托制物业管理”运用案例。
伍三明
成都三泰联合物业管理师事务所主任,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区治理与现代物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四川省物业管理地方立法及系列政策、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物业管理困境问题
※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居住在由物业服务人提供服务的商品房小区成为城市主流居住模式,物业服务成为公众居住生活不可分割的生活条件,但业主与物业企业之间,业主、业主委员会与基层政府之间的矛盾呈现易发多发趋势,群体事件不断,信访量及法院受理纠纷案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影响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物业管理问题已成民生的痛点、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难点。对于当前业主组织建设中的业主大会赋码问题,物业管理委员会问题;物业管理模式中的业主自行管理和委托物业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模式之争问题;包干制、酬金制物业费计费方式与信托制物业问题;物业监管体制与机制问题,政府指导价和信用监管问题;以及维修资金建立和监管,老旧小区引入物管、安置小区管理、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等问题,如何破解。作为参与四川省物业管理地方立法及系列政策、标准的主要起草人,讲者结合其20年从业经历,从小区治理与物业管理领域实践者,理论研究者和制度建设参与者,多元视角对上述困境问题提出其探讨观点。
原卫东
绿城科技集团数智人居事业部、浙江慧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拥有30余年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体系搭建及团队管理经验。
绿城服务数字化转型实践
※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物业企业纷纷借助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内部运营管理、业主(客户)服务体验及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以突破原有的管理“瓶颈”。以2014年为分水岭,在2014年之前,绿城搭建起内部管理工具,实现最基础的信息化。而从2014年开始,正式进入绿城数字化1.0的升级之路,开启智慧园区建设,推出绿城生活APP、智慧管理APP,并逐步在项目里推进鹰眼服务、慧通行、绿城驿站等智能化的提升改造。随着绿城的业务扩张,对数字化提出的系统建设要求越来越高,沉淀了大量的数据,如何利用数据有效提升项目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能力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正式开启数据建设之路。于此过程中,信息化团队不断拆解并研发基础服务和生活服务的业务流程,建立强大的中后台,构建以算法为支撑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与管理效率,最终推动数字生活新服务下的生产要素重新组织。
其他演讲项目正在充分酝酿中,将随时发布……
(详情以实际公布议程为准)
项目体验式研讨
成都中海国际中心
——超大体量甲级写字楼集群物业资产运营管理实践项目现场研学
成都中海国际中心是中海地产“超大体量、超高质量、整街持有”的全新商业地产开发及运营形式的典型代表,由10栋近80万平方米超大体量的甲级写字楼集群及数万平米的国际高端商业配套构成,沿成都交子大道绵延1.5公里。入驻企业有甲骨文、中建等世界500强、国企巨头等,客户满意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CD座通过了BOMA卓越认证、超甲级写字楼认证、国际金钥匙项目认证,获得中海样板项目认证。海纳万商坚持以“变”求新,以“新”求胜,深入探索物业管理专业化运营与服务产品创新。
楼宇管理特色:电梯梯控采用预约式服务,电梯厅采用翼闸管理模式,实现了标准式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服务特点。大堂设置香氛系统,采用纯天然植物精油,具有杀菌和清新空气的作用。打造“救在身边”服务品牌,大堂配备有AED体外心脏除颤机,项目员工参加急救培训并取得救护员急救证书。按五星级大堂的服务标准及要求,在C座大堂配置了多功能服务间、商务百宝箱;为楼内客户提供物品寄存服务、雨伞服务及委托代办服务。始于客户需求,忠于客户满意,为了给客户提供“满意+惊喜”的服务体验,结合项目实际,建立项目配套服务清单。
为让业主更方便查询爱车位置,停车场设置了自动导航寻车系统,系统提供中、英文服务,只需通过车牌录入,就能快捷查询到爱车位置,并提供导航路线。节能改造,通过能源信息系统,实时统计能耗信息,及时分析能耗异常原因,并科学做出能源管理调整。打造楼宇“治立方”党建品牌,翻开楼宇善治新篇章,助力党建、治理、营商三位一体、互促共进。把党的建设、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延伸至辖区的商务楼宇,初步实现了从“陌生的楼宇”到“熟人的社区”的转变。为迎合时下楼宇办公年轻人的需求,打造了一个形象化的IP——奋斗熊猫,针对其演变了一系列文创产品,运用于各类楼宇活动包装,以及宣传展示中。
成都环球中心
——超大型城市综合体物业资产运营管理实践项目现场研学
成都环球中心占地面积1200亩,建筑外观长500米、宽400米,高度100米,总建筑面积达176万平米,于2013年9月1日陆续投入使用,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单体建筑。项目聚合众多服务业态,包括环球购物中心、环球洲际大饭店、天堂岛海洋乐园、乐天百货、5A写字楼等。
项目体量巨大、内部功能复杂,在同一建筑内各单位独自经营,又整体相连。写字楼入驻企业2500多家,常驻办公人员日均人流量3.2万人,购物中心入驻知名品牌专柜600多家,项目周末人流量可达6万-7万人、法定节假日最高峰可达9万-10万人。项目超大体量、人流巨大、多种业态、人员密集,给物业&设施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物业&设施管理亮点:建立安全联席管理体系,成立安全联席委员会,设立监控平台,应急统一指挥、调动,形成开放式经营、封闭式管理机制、建立“1+4+N”消防联动(1支专职消防队+4个微型消防站+N个环球各业态安保人员均为义务消防队员)等方式,全方位保障项目的安全与消防管理。针对数量庞大及复杂的设施设备,大物业牵头大系统集成管理,合理应用设备运行计划和工程精益化管理,制定整套设施设备运行异常应急预案,系统集成化管理等管理手段,不仅保障了项目各方面设施设备的平稳运行,同时实现设备运行发生异常时及时反应及处理。同时通过定制清晰的导视系统、梳理动线、设置固定的引导岗位,结合监控系统等,从硬件、模式、运营等层面,有效解决项目日常人流庞大、内部交通管理难题。便捷智慧楼宇逐步成形,管理效率、管理精度层面显著提升。因地制宜,根据不同业态,为项目实行差异化管理。
第26届“2023现代物业发展论坛·惊奇:一个多元的物业时代”,将于2023年9月7-8日在成都召开,特致邀请,诚盼您及您的同事拨冗参加。
敬请关注,期待莅临!
诚挚邀请
各类物业管理企业,设施和资产管理企业、国有企事业及院校后勤管理单位、大型写字楼、商业中心、城市综合体、开发区及科技园区、互联网运营、销售、经营、管理及代理公司、大专院校物业管理教学及科研机构、物业服务及社区商业服务商、社会组织等行业精英和企业领袖。
论坛日程、报名等详情资料请向主办单位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