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从商业角度,看冰雪产业新趋势

从商业角度,看冰雪产业新趋势

发布时间: 2024-02-17   点击次数: 275次   来源:新商业之家   作者:阿空

 

仿佛上一秒大雪花才与奥运五环相会,转眼就迎来了北京冬奥会闭幕两周年。北京冬奥会所引发的冰雪运动热潮,也让受众群体呈几何式增长。

从商业角度,冰雪产业同样值得关注。一方面,国内正兴建冰雪场馆和相关体验业态,是文旅商业的新风潮;另一方面,也有大量户外和冰雪品牌走进商场,成为零售品牌组合的一部分。那么,关于冰雪产业,有哪些新趋势值得我们留意呢?

趋势一:

北冰南展,室内雪场全球领跑

相比于北方人,南方人对冰雪的热情更为显著。

据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3121日至11日,江浙沪游客搜索滑雪相关旅游信息的次数是东北三省游客的1.5倍。综合平台数据显示,去年11月至12月,全国滑雪消费交易总额位列前5名的城市中,有4名都是南方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武汉、杭州、深圳,有4席为南方城市,广州、武汉、成都滑雪消费交易总额更是实现了152.38%151.54%100.18%的同比增长。

南方消费者对冰雪产业的需求之大,加之受地理与气候条件限制,室内滑雪场成为南方冰雪运动的支柱型产业,并在冬奥后呈全面爆发状态。据《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22-2023)》显示,2013-2014年雪季,国内仅有5家室内雪场,但到2022-2023雪季,这一数值达到50家,其中8家为新建并投入运营。

按雪区面积大小排名,全球前十位的室内滑雪场中,中国占据了半数;同时,雪区面积排名前三的室内滑雪场全部在中国;另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在建的室内滑雪场项目超过10个,其中至少有4个新项目将进入全球TOP10。种种数据显示,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强国。而从室内滑雪场在国内的分布区域来看,南方大型城市占比较高。

数据来自《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22-2023)》

室内雪场的火热,带动了滑雪培训产业和雪板租赁产业的发展。正所谓滑雪的尽头是骨科,作为一项极限运动,滑雪本身有其专业门槛,现在又正处于北雪南移的初期阶段,新手市场海量。

但目前问题是优质教练资源较为稀缺,大部分的南方雪场需要聘用北方专业教练任教。滑雪场的租赁雪板市场目前也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滑雪服由于专业运动的技术门槛,价格昂贵,再加上雪季短暂,使用次数少,滑雪服租赁便成为一种高性价比的选择吸引着新手消费者,尤其是在南方不常滑雪的尝鲜客群。

趋势二:

南客北上,产业文旅属性较强

如果说,室内滑雪场解决的是南方消费者在家门口滑雪的需求,那目的性滑雪场则瞄准了滑雪爱好者在度假中滑雪的愿望。

最新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4)》预测,2023-2024冰雪季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首次超过4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5500亿元。

一般来说,目的型度假滑雪场对地理位置与配套设施均有较高要求,除了山体需有一定的规模、具备齐全的雪道产品外,由于客户群过夜消费占比较大,客人平均停留时间在1天以上,所以住宿、餐饮、娱乐等业态也得一应俱全。

比如曾承办过亚冬会的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不但有5S级滑雪场2家,还建有水上乐园、熊猫馆、温泉馆、山地自行车公园等度假场所,度假区内配备宾馆酒店26座,总床位数5000余个,开设了电影院、游泳馆、健身房、酒吧和KTV等娱乐场所,成为黑龙江综合旅游集群地。

举办过冬奥会的张家口同样更是滑雪爱好者的首选目的地,携程数据显示,预订12月目的地为张家口的滑雪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178%,冰雪酒店订单同比增长238%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由于区位上靠近北京,动车一个小时左右便可抵达,北京排在客源地的首位。

冰雪运动的火热也倒逼冰雪产业的升级与调整,比如新疆阿勒泰的将军山滑雪场,2009年刚建成时还只是一片棚户区,没有缆车、没有魔毯,更没有名气。但一方面搭乘了冬奥的东风、另一方面不断自我提升改进,从开业至今将军山雪场总投资近20亿元,仅2022年就占了5亿元,新建游客服务中心A区,升级改造游客服务中心B区,新建山顶游客服务中心,还新增了缆车、托牵、魔毯等,新建了10条雪道。

因哈尔滨诞生的讨好型市格,其实在阿勒泰市也早已被运用到城市建设中。比如为了方便雪友们放置雪板,市内不少公交车都挂着一个小书包;每到雪季,阿勒泰市公交公司每天还会根据雪场营业时间派出专车接送,使得消费者从早晨到夜场结束,都有车辆保障。2023-2024雪季开板以来,阿勒泰市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接待游客已超过30万人次,餐饮、雪具、快递等业态店铺也先后开业,带动当地配套服务快速升级。

除了滑雪场以外,今年以尔滨为首的北方冰雪旅游经济的大火也让各方见识到了北方的文旅发展潜力和南方的冰雪消费实力。据携程2312月冰雪旅游落地数据显示,12月目的地为哈尔滨冰雪酒店订单同比增长17倍,冰雪团队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79倍;预订12月目的地为长春的滑雪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628%,冰雪团队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近15倍。上海稳居这些订单的客源地前三甲,苏州、杭州、广州、深圳、绍兴等众多南方城市,也出现在不少北方冰雪项目客源地的前十榜单中。

趋势三:

运动装备需求飙升

冰雪旅游景点爆火的同时,消费者对冰雪运动装备的需求也如狮子大开口,据新红数据显示,小红书上滑雪装备的日均笔记发布数为1238,日均获赞数可达3457.71。从雪板、滑雪服、雪镜、雪靴,到雪袜、手套、线帽、雪具包,大大小小的攻略种草贴令人眼花缭乱。

 天猫平台数据显示,滑雪服2023年同比2022年成交增长超106%,滑雪镜涨约 73%,滑雪头盔涨超81%,滑雪装备在天猫上成长为10亿级新市场。京东数据显示,202311月份以来,滑雪衣裤套装成交额同比增长180%,滑雪装备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50%

目前滑雪装备的品牌依然是以国际知名大牌为主,国产品牌猛扎入局阶段。京东榜推荐指数前10名,主要是PhenixBURTON老牌的滑雪用品品牌,或迪桑特、HALITIColumbia、始祖鸟、LafumaThe North Face、探路者、骆驼等知名户外品牌。但近年来也有一些国产品牌发展壮大,并凭借性价比开辟出一片自己的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和2023年我国分别新增冰雪运动相关企业1430家、1786家,同比增长24.90%,国产品牌纷纷入局滑雪赛道

比如以滑雪服起家的生活方式品牌 Snowline2023年营收达到1700万元,相较五年前,成交翻了30倍。天猫发布的《新消费人气品牌榜》统计中,跻身前5名的品牌除Burtonterror、萨洛蒙,国产品牌AWKAVECTOR也位列其中。

滑板的国产品牌优势则更为明显,根据魔镜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滑雪板市场排名TOP10中海外品牌为主流,Burton2022年滑雪板市场的第一名,排名前三的滑雪板产品均价均为3000元以上。而到2023年,国产品牌探锐、Nobaday的排名迅速上升,探锐占据了主流电商平台23.7%的市场份额,排名滑雪板市场首位。其中探锐自20231月至202312月的销售额达到了8277.8万元,Nobaday的销售额达到了1337.5万元。

一些知名国产运动品牌也十分看重滑雪市场,安踏冠军推出 "开山雪服",收购的亚玛芬旗下还拥有瑞典滑雪品牌 PEAK PERFORMANCE;李宁推出全新耐磨和抗撕裂性滑雪服系列;包括主打防晒的蕉下,也推出了轻量滑雪服套装,价格在1000元上下。

除了主打性价比的赛道,不少国际奢侈品牌也不愿错过这股风,纷纷推出滑雪服相关产品。据中国服装协会显示,2022 年,Louis Vuitton推出品牌首个滑雪 "SKI 系列 "2023年雪季依旧延续了该系列,产品包括滑雪服、滑雪裤、外套、内搭、功能性裤装以及各类滑雪装备;Fendi也于去年雪季推出了性能与时尚并存的男女士滑雪胶囊系列;Balenciaga则推出了品牌历史上首个冬季运动系列 "SKIWEAR",从功能性滑雪服、配饰到单板、双板、滑雪杖、头盔和护目镜等滑雪配件一应俱全;Dior发布与迪桑特联合打造的第四个男士限定滑雪系列,价格高达 4 万元的滑雪服发售当天被抢购一空。

DESCENTE迪桑特在今年1月于上海新天地打造了"冰雪创新力场"DESCENTE SHANGHAI城市概念店。以迪桑特运动店结合BLANC品牌概念零售空间店的创新零售模式,延续一切始于滑雪的冰雪元素设计风格。

结语                                         

尽管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落幕近2年,但冰雪产业的时代热度不仅丝毫未减,并且持续释放热活力,带动了冰雪文旅、滑雪装备的上下游产业发展,甚至带动整个城市发展。不少企业也看重冰雪产业的经济潜力,顺势入局,但人才、成本与质量仍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上海房价跌到多少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