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楼 > 环球贸易广场 > 项目动态 > 绿色建筑 | 香港环球贸易广场(ICC)

环球贸易广场 香港

绿色建筑 | 香港环球贸易广场(ICC)
发布时间:2024-01-20    510浏览

环球贸易广场树立卓越环保典范

环球贸易广场(ICC)在英国建筑研究院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 BREEAM In-Use中获得最高(Outstanding)评级,更在其中三个评估范畴得到满分的佳绩。

01

全港首个获BREEAM认证的绿色建筑

环球贸易广场(ICC)位于香港尖沙咀柯士甸道西1号,是一座楼高118层的综合式大楼,可用楼层水平高度达490米,总楼面面积为2,822,039平方呎。于第100层设有天际100观景台。

环球贸易广场由新鸿基地产发展及兴建,大楼于2010年竣工,2011年落成。目前为全球第12高、是全香港最高及唯一楼层超过100层的香港建筑物。

该广场是全港首个获BREEAM认证的绿色建筑,这不但肯定了环球贸易广场的卓越管理获国际认可,更令其跻身全球首3%的顶尖绿色建筑行列,为本地树立卓越环保典范。

BREEAM是全球最历史悠久及最权威的绿色建筑评估方法,由英国建筑研究院在1990年发布,目前在世界87个国家被广泛采用。在进行评级时,注册评估师会为建筑物的管理、能源、水资源、材料、土地使用及污染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新鸿基地产代理总经理(写字楼租务)卢经纬先生认为,环球贸易广场的租户以跨国企业、大型机构为主,这些企业都对环保有严格要求。同时,他还表示,此次认证不但展现新鸿基地产对环保管理的长期承担,同时亦全面迎合环保意识高的租户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02

环球贸易广场节能措施

在节能措施方面,环球贸易广场利用最新智能技术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这座118层摩天大楼中,传感器系统通过无线网络安装在不同设备上,包括照明、电梯、自动扶梯和空调机组,这样能有效节约能源消耗。

多年以来,管理团队以“智能、协作及持续性”为管理方针,运用智能科技,实践智能管理系统,监察及控制不同设施与设备的运作及用电量,又应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科技,使用流动数码系统收集大数据,经分析后从而优化楼宇的能源效益。

同时,团队积极连系社区,与租户及持份者携手进行环保及节能工作,实践可持续发展。

对于高楼而言,夏季的空调用电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环球贸易广场,团队通过智能物联网将该大楼空气处理系统结合在一起,以便工作人员能实时监控每层楼的温度、污染水平以及使用了多少冷却能源,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控制冷气分配至不同办公楼层,从而更进一步优化建筑的能源使用。

据统计,环球贸易广场通过各种能源优化措施,由2012年至今已节省共1500万度电,相当于超过4500户三人家庭的全年用电量,有助减少10000吨的碳排放。

同时,环球贸易广场研究小组还致力于2050年实现政府设定的净零碳排放的目标:为了实现该目标,研究小组在大楼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制造再生太阳能,加大了该建筑玻璃外墙利用率,他们还计划通过在楼顶和平台安装风力涡轮机制造可再生风力能源。

03

展望

目前,大多数的写字楼、宾馆等建筑,为了追求大气、美观,都会大量使用挑高大堂、全玻璃幕墙、大量装饰灯等设施,而这些正是消耗能量、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

目前香港坐落着大约4.2万栋建筑,其中包括8000栋高楼,这里有超过1500栋摩天大楼,其高度超过100米,数据显示,香港高层建筑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香港地区的60%

由于土地供应紧缺,楼体向上建造是香港建筑发展的唯一选择,但在一个应对气候危机的时代里,使用大量能源和材料建造运营摩天大楼似乎越来越不合时宜。

然而,尽管摩天大楼实现零碳排放面临挑战,香港绿色建筑委员会执行董事陈嘉瑞表示,实现碳中和的摩天大楼不仅是一种可能性,也是一种必要性。相信在未来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

低碳消费研究所

专注低碳消费、绿色运营

为企业提供低碳转型支持

推广并普及绿色生活方式

新鸿基地产
客服中心

香港环球金融广场

总高度:118层,484

建筑设计:KPF建筑事务所

香港环球贸易广场是一座118层高的综合式高楼,为九龙站(Union Square)的最后一期发展项目。大厦外型由世界著名建筑事务所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KPF)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