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道办公楼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滨水之畔

发布时间: 2024-02-05   点击次数: 188次   来源:滨江道办公室出租中心   作者:宛耀飞

 

上海滨江道办公楼 / HPP

滨江道办公楼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滨水之畔。HPP受印力上海委托将新华码头区域的仓库进行改造,将其打造成为符合现代办公需求,荟萃海派商务典范,融合文艺-时尚-潮流空间,集滨江生态和历史建筑景观于一体的高端商务场所。

历史

新华码头位于黄浦江下游南岸,岸线长约325米,是上海百年船厂祥生船厂的发源地。1918年重建,成为“上海乃至全中国的水上门户”。871-872仓库曾是新华码头管辖,是码头工业建筑遗存的重要部分;仓库建于1938年,曾多次进行改建。

老建筑共三层,由完全对称的东西两部分组成。建筑外部最大的特点为两侧的外置混凝土楼梯及坡道,功能感极强。内部最大的特点为八角形立柱,建筑采用无梁楼盖系统,巨大的八角柱帽成为建筑内部很强的符号特征。

建筑

建筑改造围绕三个方针进行:保留原始结构,满足新的功能,材质色彩和比例呼应原始建筑。

为保留建筑原有的风貌,并满足现代商业与办公的采光需求,设计师将立面在原有基础上重新了划分。

以深红色砖块为元素,结合多种拼砌工艺,强调出新老建筑的延续与呼应。凸出的金属阳台, 为平整的立面增添了跳跃的元素,使建筑更富工业感。

在建筑的南、北、西侧首层进行内退设计,形成骑楼空间,骑楼的设计是建筑对城市空间的一种退让,模糊了室内与室外的概念,增加了首层商业空间的趣味性。

室内

将建筑立面上材料与空间交错的设计语言延用到中庭当中,新旧材料交替及光影对比贯穿整个空间,增强层次感和舒适度。

原本附着在建筑两侧的外立面楼梯, 被拆除并整合到建筑的中央大厅。6.5米宽的大型楼梯,除了作为联系东西两侧的垂直交通外,还提供了休憩及会谈空间供人们短暂停留。

海派文化是上海的特色名片。多元化的文化组成,跳脱的色块,精致的雕琢,这一幅幅犹如发黄胶卷般的老上海记忆,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办公区的材料和色彩的选择,正是想要烘托出老上海的感觉,低调优雅而不失奢华。

景观

作为黄埔滨江绿带的重要一环,景观设计成为项目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元化的屋顶花园,丰富的开放式公共空间成为滨江景观带的重要延伸。新中式的景观设计,旨在中式园林设计的基础上,兼容现代简约的手法,创造高品质的空间环境。

项目信息

建筑师:HPP

地址:上海, 中国

主创建筑师:Jens Kump

建筑负责人:冯子鹏

建筑设计团队:崔皓,王伟树,Karolina Maria Ozimek,余泳臻,Maria Kohl, 杨柳, 周楠,李天翔,连蔚杉,薛燕,马越,王周辉,柏啸天

建筑面积:12700.0 平方米

项目年份:2018

摄影师:CreatAR ImagesHPP

室内设计主创:徐珩

室内设计:张彤,Job Peter Upmeijer, 谢若虹,李羚,黄山

景观:徐亚苹,汤才萍

合作方:中建上海院

委托方:上海万科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