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房价暴跌的消息满天飞,2024年上海楼市要完蛋?
发布时间: 2024-01-05 点击次数: 858次 来源:魔都房房房 作者:世界贸易大厦网站小编整理
回顾2023年的上海楼市,四个字足以形容:演出事故。
就好像有个舞台,台上的人敲锣打鼓,纷纷亮出十八般武艺,甚至拿出了压箱底的绝活。但舞台下的观众却反响平平,稀稀拉拉的掌声都很难得,更遑论真金白银地打赏了。
这算不得多贴切比喻,但过去一年的上海楼市起伏转折,确实有这么点意思。
今年中旬开始,中央喊话此起彼伏,政策下达一波接着一波,局外人看得人热血沸腾,中介大感楼市腾飞,而事实上,成交却一地鸡毛,房价暴跌的新闻满天飞,房东心碎了一地,各大媒体标题骇人听闻……
这种情况下,2024年的上海楼市还有希望吗?
01
2024年会有小阳春吗?
先说笔者的个人想法:有希望。
我不敢笃定说2024年一定会有小阳春,但起码有80%的把握。
如果你了解预期对市场的影响规律,那么你的看法应该跟我是一致的。
首先看政策,2023年中下旬,上海楼市发布了两条重磅新政。
第一次,是9月1日的“认房不认贷” ,特定人群原来的二套首付比例降低到首套,有效扩大了有首套资格购房人群的范围。
尽管“认房不认贷”的有效期不长,仅仅两周市场就归于平淡,但你要知道,这是2016年开始,力度最大的一次救市。
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当成房地产市场上一个积极的讯号,关于楼市的桎梏正在逐步解除,新一轮的政策宽松期正在到来?
有时候救楼市救的就是大家的信心和预期。
第二次政策,是12月14日,这次连发大招降首付、降利率、调整普宅线。
这次政策的发布时间节点,正处于市场信心最低的时候,所以对市场的刺激性不大,购房者淡定至极,好像全网只有中介和自媒体在狂欢。
但实际上第二次政策实际出台力度要远超过第一次,因为它覆盖的购房人群范围更广,利好更大,直接解决了改善群体置换难、门槛高的问题。
虽然短期没效果,但长期来看,会对楼市有很大影响。
有位房产大v说:北京、上海的房价目前处于超跌状态。
(超跌,指股价跌的到远远低于正常股价的价位,股价的过度下跌的一种技术名词。)
分析超跌的原因,他给出两点:
1.新政发布太晚,人们的预期从2023年一季度开始不断落空,导致大家对楼市的预期不断下滑;
2.认房不认贷新政发布后,很多人扎堆卖房,市场上供给量大大超过需求量,供给端被挤爆,严重供过于求。
现在有政策加持,关于楼市预期还不错的情况下,恐慌式卖房的房东咂摸过味来,房价就会上涨,确切的说,是修复式上涨。优质的房产,超跌的部分会慢慢修复回来。
等2024年楼市小阳春,上海二手房成交量、成交价都会慢慢有一定回升。这一点,说不上是什么规律,算是对客观现象的一个描述吧。
02
2024年年底会不会翘尾?
(翘尾,用于经济股市或物价上,“翘尾”主要是指上年年末的上涨因素,对第二年的影响。又称翘尾因素、翘尾效应等等。翘尾,其中的“尾”是指年末,“翘”是指上升的曲线。之所以猜测年底会不会翘尾,是我个人感觉明年年初或者年中出新政的概率不太大,毕竟这轮新政的药效还没发挥出来,当然,期待被打脸哈哈哈。)
这个还是要看有没有更大的利好政策了。
其实从今年两轮政策看,上海打的牌重点都是“改善群体”。
“认房不认贷”扩大首套房人群范围,“二套首付比例降低、调整非普线”帮助改善群体上杠杆等等,针对的都是二套群体,对刚需群体的购房优惠,购房政策,还没出台。
如果像12·14新政一样年末出台,那么年底肯定翘尾。
毕竟,刚需群体买房,没有置换群体那么麻烦,只需要解决两件事,一个是钱的问题,另一个就是资质的问题。
钱的问题比较难解决,毕竟国家也不能直接给你发钱。
这种情况下,资质的问题相对好解决。
上海、广州目前已经有放松限购试水的区域,后续这种放开会进一步扩大也不一定?
只要有政策,一定能刺激到楼市,刺激的大小差别罢了。
03
2024年房价会大涨吗?
房价除了看预期和信心,还看社会基本面。
基本面就是大家工资涨没涨,整体消费数据怎么样,经济各项指标怎么样。这些是需要一个很缓慢的过程才能有结果的,所以楼市立马飞升不现实。
但据宏观研究《2024年中国经济十大预测》显示:
居民消费有望继续向疫情前趋势水平靠拢。
全国经济正在缓慢向好的情况下,房价就算不会大涨,暴跌的可能性也不大,大概率会处于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大家不必过于担忧或者灰心。
写在最后
眼下这个阶段,我们推荐真正有自住需求,改善需求的,有实力的自住兼顾投资的用户入场。
纯刚需用户实在不必着急,市场在调整,还有一部分刚需房、老破小还在跌呢,大可以多挑挑拣拣,后续楼市如果有什么变化,我们会第一时间跟大家分享。
以上正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和我们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