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上海很多新房,还不如二手!

上海很多新房,还不如二手!

发布时间: 2023-07-31   点击次数: 264次   来源:魔都财观   作者:上海中海中心大厦网站小编整理

 

上个月我们写过一篇文章,上海的一二手倒挂结束了。

最近再看,不仅是倒挂结束了,不少新房,性价比甚至已经不如二手。

原因很简单,一边二手房价格在回调,另一边新房开发商在提价,一来一去,正挂了!

尤其是1500-2000万改善和600万刚需这两个总价段。

01

先说1500-2000w总价段,对比新房,二手房也可以买到不少地段好、品质高的改善盘。

举个例子,新静安西藏北路板块的新房静安华府,槽点不少:

南侧有高压线,配套是加油站。

户型差,封阳台,朝向也不太行。

二手市场上的价格,应该打不过旁边的新湖青蓝国际,唯一优势是离殡仪馆的距离比青蓝国际远点。

算上交房时间,资金使用成本,真没什么倒挂,尤其是大户型。

下面是静安华府154-156平的一房一价表,单价从11w-14w,总价从1700-2200w

而离静安华府不远的大宁海珀星晖,干挂大理石外立面、一梯一户、车位比1:1.5154平之前最高成交价2100万,现在这个行情去谈估计是2000万以内了。

背后长着外挂连廊的静安华府,很难说未来二手市场表现会好于海珀星晖。

所以品质差一点的新盘,很可能被降维打击,4房价格可能还不如品质好点楼盘的3房价。

这个在二手房市场是很普遍的,比如同年代的明园森林都市的3房,价格和慧芝湖一二期的2房差不多。

比如杨浦鞍山的新房瑞仕云曜璟庭143四房总价1800w

周边城市界面一言难尽,小区内部人车不分流,也没什么景观带。

装标也很差,南北不通透的户型,新风系统都没有,也就靠个内环内的地段撑着了。

对比之下,杨浦东外滩这边高品质的二手房阳光城檀悦,以及周家嘴路板块的华发公馆。

3房好户型也就1600多万,4房去年成交价1900多万。

价格相差100w,但品质要好太多了。

所以瑞仕大户型未来在二手市场,大概率会受到压制。

另外,闵行金虹桥的翡翠名都,2016年的次新房,品质一流,目前的挂牌价在13w-14w之间,成交价会更低一些。

而旁边徐汇田林地块联动价13.1w122平四房,总价估计也要1600-1700w了。

这种紧凑新房,档次能不能齐平翡翠名都,要打个大问号?

02

600万左右的次新房,也已跌至新房价格。

南翔二批次土拍的一块地,联动价6.25万,就在融信海纳印象旁边,而融信海纳印象才5.7万。

南翔的标杆,华润中央公园二期最近的成交价也才6.6万。

宝山大场的保利臻悦,联动价6.3万,保利熙悦二手目前成交价也就在6万上下。

宝山共富的和欣国际花园,已经有了6.9万的挂牌价,旁边的新房也要6.6的单价。

现在看来,很多地方,已经基本没有倒挂。

而因为倒挂和大户型稀缺等原因,最近KFS热衷劫富济贫,抬高大户型单价。

如静安华府156平,单价显著超过小户型,总价达到2100w,和樾天汇173也是差不多总价。

粗略一看,已经是正挂了。

2021年,新湖明珠城中区182平四房是1700w;去年新俞里191四房是1900-2000w,结合品质对比,性价比很一般感觉。

实际上除了市中心部分豪宅项目打新收益率超高外,不少曾经红极一时新盘项目都是可以寻找替代品的。

没有必要一头扎进打新的海洋,如果迟迟打不着新还白白付出时间成本。

而且打新就一定赚钱吗?

CRIC数据最近发布的调查显示,上海2020年热销项目,有14%在二手房市场上亏损挂牌,上海打新就能赚钱的时代过去了。

03

从品质的角度来讲,很多人一股脑地抢新房,但新房真是好房子吗?

我们都看到了新房因为宏观调控而带来的性价比,却忽略了理想和现实间的骨感:理想中的品质,都被现实中的品控给毁了。

看多了上海的房子,我有这样一种奇怪的感觉:品质好的房子,二手房占了相当的比例。

产品力老归老,可用料是实打实的:谁能猜到下面这房子,是2001年的作品?

2003年的古北中央花园,经历了18年的洗礼,依旧外立面靓丽如新:

不少二手房,户型可能是老了点、小区可能是旧了点,但掩盖不了当年的确有那么一批新房,是在真心实意下功夫,做出一个好东西来。

也就是新房价格更有竞争力,大家如果价格一样,但真不一定新房有多吃香。

新房,并不一定等于好房子。

年代的变迁,只能代表产品标准的变化;可年代的变迁,也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精工匠造的好房子。

房子的价格,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上下波动;可产品的品质,会随着时代的洗礼历久弥新。

当下土地成交溢价太高,各种建材原材料价格又大幅上涨,限价之下,开发商的利润空间被压到极限,能有1%2%就是烧高香了。

在上海中环内、内环内这样倒挂严重的地方,新房出来就秒空,根本不愁卖,开发商干嘛辛辛苦苦折腾质量?

可以躺着赚钱,为什么要站着。

但这就苦了购房者了,很多人收房之后走上了维权道路:无论是刚需、改善、顶级豪宅等楼盘,全都避免不了交房即维权的怪圈。

现在这些一手新盘,下有刚性成本倒逼,上有限价压顶,房企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交付品质不言自明。

最近2年的新房,很可能是近几年交付质量最差的一年。

所以,真的要改改思路了。

新房一定比二手房香吗?未必。

相比二手房,新房还有烂尾、货不对板的风险。

很多时候,优质的二手小区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谈判有空间、品质看得见、规划不画饼、烂尾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