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香港VS上海,拼命想逃的有钱人······
发布时间: 2023-11-21 点击次数: 266次 来源: 魔都房房房 作者:外滩华融大厦官网小编整理
经济下滑,置业信心缺失。
特大城市北上广深都受到很大程度的波及,甚至香港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上月底,香港发表了《2023年施政报告》,长达3小时的汇报过程,信息量巨大。
香港出台楼市3辣招"减辣"!即日生效!
买家印花税、第二套房税直接减半,禁售3年变2年。
一项一项看,力度还是挺大的。
1【税费减半】
新政前:
香港永久居民:香港首置税最高是4.25%,多套住宅印花税为15%。
非永久居民:买家印花税15%+新住宅印花税15%,共计30%。
也就是说,非香港永久居民,购买1000万的房产即要纳税300万。
新政后:
香港永久居民:购买多套住宅印花税为7.5%;
非永久居民:购买住宅印花税共15%。
同时,非永久居民调整为“先免后缴”。
PS:这里的非永居身份是特定的,专指:通过指定输入人才计划来港的人士,相关计划包括「一般就业政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科技人才入境计划」、「输入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计划」及新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新政前是要先交30%的税,拿到永居身份再退税。
新政后是先不交税,7年+2年缓冲期后没拿到永居,补缴15%的税费。
这一项规定不仅放松了身份的限制,更放松了资金的限制,要知道,香港购房的相关税费要是一次性结清的。
最后,3年禁售起改为2年,额外印花税约为10-20%,改为2年,对换房的人群友好了很多。
2【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重启"投资移民",也就是【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2015年前,香港门槛较低,最低时期,650万港币就可以申请移民。
这笔钱可以用于股票、基金、债劵、买房等。
申请成功后作为香港非永久居民,满7年即可成为永久居民。
2023年11月25日,"投资移民"重启!但现在的门槛变成了3000万港币!并且不包含房产。
3【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直白一些就是一个抢人才的政策!
只要符合以下任意一点要求:
1.过去一年年薪达港币250万元或以上人士,或;
2.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毕业时间不限)、并在过去5年内累积3年或以上工作经验,或;
3.过去5年内,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无工作经验。
即可申请“高才通”,以获得香港身份以及逗留香港工作的许可。
从11月底开始,全球百强大学名单将会从100所增加到184所。
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均在目录中,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也加入进来。
香港还会成立“人才办公室”专为来港人士提供帮助,将成立“香港国际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香港国际廉政学院”等等。
另外对于留学生,11月起将取消对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的兼职工作限制。
4【生育奖励、交通、旅游 ···】
香港奖励生育金,只要父母一方是香港永居身份,生孩子就会奖励2万港币!
“家有初生优先配屋计划”,只要有新生儿,公屋申请可以缩短缩减一年轮候时间,明年4月生效!
从明年开始,居屋、绿置居额外保留10%,新生儿家庭可以优先选择,并直到子女满3岁。
并且,有孩家庭到子女满18岁之前,“居所贷款利息扣除”或“住宅租金税项扣除”最高限额由10万提升到12万元。
今年年底将会发布有关运输基建发展的相关政策,届时,将可能会在中铁线上设置东北荃湾、东北葵涌、荃景围三个中途站,并可以直接转乘到港铁荃湾线。并优化三铁三路方案,加推两铁一路等等。
明年年初开始,将开放深港边境禁区——沙头角,从网上申请许可证,即可进入。
另外,大力推广中华文化和历史,成立“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建“抗战博物馆”等等。
5 回看上海:
可以说是相对比较保守,不是大刀阔斧的行动。
有关房产的大招只是短暂的溅了水花。
首先是全面降低了商贷、公积金房贷利率,月供压力减少。
买房资格外地户口仍是5年社保+已婚的条件;获得户口的条件除了临港有些许放松其他方面几乎不变。
紧跟了"认房不认贷"的放松政策,让很多购房者可以低首付上车。
放开了上海金山部分区域的限购,虽然有些鸡肋,但也是一个较为合适的试点,来探市场的虚实。
其他方面一直都走在前面:
生育奖励与单位平均收入挂钩,生育医疗补贴(4200元)+生育生活津贴(158*日平均工资)。
生育假为;国家规定的98天产假+60天上海生育假,共计158天,按照单位平均工资/30天计算。
基建更是每年都有大动作,快速路、地铁都在加速建设中,付诸实现。
文化建设上海更不用赘述,一直都是潮流代表。
6 香港VS上海
两个地区相比,总体不相上下,各有千秋。
当下市场,刚需置业摇摆不定,豪宅置业看衰市场,都在走下行的道路。
两地共同的目标都是稳住市场。
面对这样的局面,高净值已润,低收入已逃,留下中产痛苦地苟着·····
这些都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解决,保持耐心,也相信黎明终会到来!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