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上海3套房,这对中年夫妻却崩溃了......

上海3套房,这对中年夫妻却崩溃了......

发布时间: 2024-01-30   点击次数: 280次   来源:魔都房房房   作者:友邦金融中心官网小编

 

前些天,关于钢琴销量断崖式下滑的事情,讨论度非常高,好像一夜之间,钢琴被中产给抛弃了。

以前,让家里小孩学钢琴是中产家庭的一种常态。

现在,中产们面对失业、降薪、断供等危机,"自身都难保"了,钢琴这种烧钱的东西,不抛弃还怎么供?

消费降级从年轻人蔓延到中产,之前“中产返贫三件套”被大肆调侃,房贷过千万,配偶不上班,子女去留学。

但是上海某对40岁夫妇,没有房贷,两人也没有不上班,小孩目前也没有出国留学,却在焦虑?

没有房贷,也仍在工作,小孩也没有巨额开销,焦虑啥呢?

1 真没什么好焦虑的

篱笆论坛上,某对上海40岁的中年夫妻发帖吐槽,

老公年薪到手18-20万,老婆年薪到手10.5万,3套房产加起来800万,房租3.7/年,夫妻两人存款收入约10/年。

虽然上海的这3套房子共800来万,反正不是老破小就是远郊的房子,以目前的楼市行情看,抗跌性确实不好。

但是好歹他们没有房贷、外债,年均能存下10万,目前40岁的话,两人怎么着都能攒下个2300万积蓄。

搞不懂,这有什么好焦虑的,甚至想开一点,躺平也不是不行。

国家统计局前一阵公布了31个省区市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上海以84834元高居榜首。

从这对夫妻目前的积蓄、房产情况看,不说非常富裕,过过日子绝对绰绰有余。

所以,有时真没必要过分焦虑。

即使在上海,最低工资标准仍只有2690/月,已经是全国榜首的水平。

根据北师大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2021年发表的调查数据,我国月收入<2000元的人口约为9.64亿。

网络上,动不动年均百万,人人都是“成功家”,但现实哪是这样的。

现实世界里,13亿人的财富占比只有6.98%(根据中金公开披露数据)。

二八定律诚不欺我。

甚至!目前中国的富人+中产阶层占比不到7.5%,却掌握了93%的财富!

原来,现实世界比我们以为地更“二八”。

2 500万的房子才是大多数

上网的人似乎都知道,上海的房子很贵,所以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买上海的房子,那预算必须千万起步。

1000万的房子只有在网络世界里的上海是“刚需”。

事实上,买上海1000+房子的是改善甚至可以称得上高端改善。

而上海真正买房的刚需,是那些掏空6个钱包的背贷打工人。

从去年上海新房的网签数据看,800万以下的占69%,而400-600万,300-400万的分别占比30.96%12.01%,这才是上海买新房的常态!

网络上,我们总能被“几亿的豪宅成交”刷屏,还有推送而来的“某某大佬抄底豪宅”,“几十个亿的上海别墅”被接盘给震撼到......

感叹之余大家渐渐被洗脑,好像上海遍地都有买得起千万房产的大佬。

实际上的上海,买500万以下新房的,占比一半以上;二手房成交里,300万以下,以及300-500万的刚需,才是大多数。

以上海的月平均工资12183/月,这已经是全国天花板的级别。

一套500万左右的房子,首付3成,贷款30年,月供约1.25/月。

首付5成,同样贷款30年,月供约0.7/月。

这些还得是你拿得出首付的前提,而且3成的首付,你的收入至少多于平均工资50%以上,否则贷款可能都申请不下来。

假如一套1000万的房子,首付3成,贷款30年,月供约1.95/月;首付5成,月供约1.39/月。

那粗略算一下,在你付了首付的前提下,你的月均工资至少是月供1-1.5倍的前提下,这样你才有一个健康的还贷资本。

对于年青人来说,买上海1000万的房子,没有家里的支持,纯靠自己的工资几乎是无稽之谈。

3 假如我有800...

上述那对拥有3套共价值800万房产的夫妻,假如他们卖了房子置换。

800万算是上海改善置换的一个初级门槛,在今年上海的新房市场里,选择不少。

不完全统计,800万左右的新房,今年有60+个选择,甚至浦西的市区范围也有10+个选择。

如果要买800万的二手次新房,从地段角度看。

离市区近一点的板块,可以考虑普陀的桃浦,宝山的上大和共康。偏西北的,嘉定的江桥、嘉定新城也不错。

大虹桥二梯队的次新房也买得到,或者往西南方向的莘庄和七宝,松江的九亭。

浦东这边的话像高行、唐镇和周康基本上也都能挑一挑。

总的来看,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焦虑,中年人有中年人的焦虑,但是有时候放平心态,没有必要过分焦虑。

这对上海中年夫妇,房租收入3.7/年,还能存款收入10/年,对比那么多负债、月光族的朋友,已经完胜了。

人活这一辈子,健康开心最重要,你说是不?

以上正文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