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外滩40%的土地开启更新!等待世界重回外滩
发布时间: 2023-12-12 点击次数: 404次 来源:楼典 作者:绿地外滩中心官网小编整理
12月4日,上海市黄浦区外滩街道HP186-15地块进入限时竞价环节,吸引两家竞买人,分别是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电气集团置业有限公司参与竞拍,最终,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以12.32亿元的总价竞得该幅地块。
该地块的出让,也让低调进行的外滩新一轮城市更新潮有了点眉目,作为上海城市的精华所在,外滩正在等待世界重新归来,而外滩第二里面则是这波更新潮的重点所在。
外滩街道作为上海百年历史的浓缩,东至黄浦江,南至人民路、新开河路,西至河南中路、河南南路,北至苏州河,总用地面积约 138.45 公顷,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仅有约50万平方米。
而根据楼典统计,外滩街道目前在开发日程表的项目的占地面积就超过20万平方米,相当于整个外滩40%面积将要进行城市更新,若撇除已经基本完成改造的外滩第一立面,则占比更高。
如果放在地图上则更为直观,外滩第二立面基本所有有更新潜力的地块,都有了更新计划。
因为土地价格高昂、开发周期长、运营难度高,外滩街道此前的大项目都历时许久,包含外滩源一期、大丸百货、外滩·中央的开发均是一波三折,项目运营后的运营情况也是大相径庭,既有世界级的呈现,也有乡镇级的呈现,出现在相隔不到百米的地方。
贵、长、难是外滩更新的最大阻碍。
如果你仔细计算外滩街道土地的开发成本,按照4.0的容积率计算(实际部分项目无法达到),现在这个时间点,每平米开发面积的土地动迁成本单价就要超过10万/平方米,算上开发成本、利息成本,几乎要到15万元/平方米以上,最贵的可能要20万元以上。也意味着,这个价格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要找到合适的开发商相当困难。
同时,如何平衡市场化的力量与政府对于这些建筑遗产更新的把控,也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尺度。
当然,也正式因为城市更新难度之大,所以全部更新完成后的外滩更值得世人的期待,宜人的街道尺度、各具特色的建筑设计、遵循一致的建筑退界与陆家嘴的交相辉映,是外滩最为迷人的地方所在。
而遗憾的是90年代到21世纪初兴建的大量项目,把外滩的整体尺度破坏了。
希望黄浦能打好手中这些土地资源,以世界最高标准进行外滩第二里面的开发,如此艰辛完成的土地收储,任何的失误都是非常大的遗憾。
在之前的三师定位中,外滩大幅度增强了公共空间和步行友好的设计,完美践行了“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是有温度的”的理念。
从公共空间尺度而言,全部更新完毕的完整外滩街区将会爆发出惊人的生命力,这是安福路与武夷路不可与之相比的。
外滩源的完整开业是一个非常好案例,此前外滩的项目以点(单体建筑),线(外滩第一立面),而外滩源是首个大规模多街坊的整体更新,目前已经经历了20年的开发历程。
而外滩目前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车位的缺失、参差不齐的项目开发质量、分散的招商、缺少优质居住载体,导致整个区域的整体调性仍然缺少火候,待这一轮40%的土地更新整体完成后,会大为改观。
所以尤为关键的是找到合适的开发更新保护主体。
目前的这版方案仍然未解决的问题是开发成本与开发主体的平衡,需要完全打破常规的思路,才能将外滩的第二立面项目全部落地,在目前的土地招商环境下,很难找到能够持有如此大规模商办建筑,又维护项目开发能调性的开发商。
楼典认为,外滩作为20世纪的万国建筑博览群代表,应该以更开放的精神,建设展现21世纪最新科技理念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善待历史的同时,也要面向未来,迎接2035年上海成为卓越全球城市,等待世界重回外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