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单论这件事,上海楼市远不如2008年!
发布时间: 2023-07-12 点击次数: 305次 来源:邱晨工作室团队 作者:新房指南报告
有人说,当下的上海楼市很像2008年
但我觉得对购房者们而言,估计还不如那时候
同样是楼市下行期,2008年前后是上海商品房产品力百家争鸣的时期
那时候你能看到华府天地用立面惊艳市场,至今历久弥新
那时候你能看到把园林做成森兰的中鹰黑森林,至今无人能超越
那时候你会看到0.6独栋的容积率,却勇敢做洋房的鼎邦丽池,再也没人会做这样的尝试
而经历了15年爆发式发展后,如今看到的更多只是哪个楼盘又维权了
最近反倒是另一类产品,让人意外——租赁住房
01
注意到上海租赁房的变化,最早还是2021年底去唐镇踩盘——华侨城纯水岸
而就在华侨城的不远处,有另外一个楼盘在建,当时还以为是什么神秘商品房
回去一查才知道这是个租赁房社区
不过令我倍感意外的是,这个项目一改租赁房“凑合”的印象
不仅建筑有设计感,而且据规划,社区内外还配便利店、药房、健身、桌游等各类活动设施
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租赁房也可做得不一样
当然该项目好像刚刚交付,实际落地还待观察
讽刺的是,当时冲着高品质预期去踩盘的商品房,后来却令人大失所望
02
如果说,唐镇租赁房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不一样,那么最近入市的几个项目才真正把我震惊了
因为不少商品房与之相比,都要自惭形秽
比如前滩北侧一水之隔的世博租赁房——耀华国际社区
别的不说,ta打破了豪宅对一线江景的垄断
主力户型包含约48㎡一房、约70㎡两房、约100㎡三房,社区内超过80%的房源朝南,一半以上房源都能观赏黄浦江景
当然除了江景这件奢侈品,作为租赁房,项目在居住体验的本职上同样出彩
比如现代感十足,线条挺拔的外立面
比如还有待生长,但颇具设计感的内部景观
比如近2万㎡的各种休闲、社交、娱乐配套项目,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日常生活所需
目前生鲜超市、便利店、宠物店、快餐店等配套项目落地进程均在陆续推进中
室内的装配不说有多豪华,但也确实有不少亮点
落地全景封闭式阳台、全屋配置双层玻璃真空窗、遮阳窗帘,保证了更好的休闲、放松
封闭式独立厨房、大容量品牌冰箱、双灶燃气灶台,真正让这里有了家的味道
甚至连物业服务标准都有点国际范儿
聘用古北物业24小时值班值守,还设有智能社区物联监控、可视化入户门禁系统,一点不输给很多商品房小区
03
今年还有很多新型租赁房项目,都在不同的维度上,发挥出超乎想象的产品力
有在社区整体规划上发力的
和耀华国际社区同属于地产集团旗下,位于南码头的滨江租赁房——璟博滨江社区就是如此
除了同样可以欣赏滨江景致的罕见优势
由于整体社区体量较小,因而规划了多个“平台”,尽可能增加了活动空间与景观丰富性
在社区整体规划方面,上海南站的城开汇社区更是亮眼
应用立体交通理念,配套商业联通两栋塔楼,与社区环形跑道相连,住宅底部架空,打造多主题开放空间
甚至还有在户型设计上发力的,更让商品房千篇一律的户型汗颜
比如地产集团在周康的租赁房——璟仁社区
52㎡的一房竟然能做出两开间朝南+5米开间大阳台,卫生间还是干湿分离设计
70㎡两房,竟然是三开间朝南+宽景阳台设计,舒适度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ta们没有照抄商品房所谓的好户型,而是真正考虑了实际租住需求的
比如,上海南站的城开汇社区有个有意思的设计叫——“闺蜜房”
两把钥匙、独立厨卫、独立水电表,进户以后有两套鞋柜,再进去是两扇门,有独立的密码锁,房间里都有小沙发和床,也有独立厨卫设施
在同一屋檐下又互不影响,虽然不适合商品房,但对于租赁却有实际场景应用
04
自上海2017年开始发力租赁住宅,每每提起,都会有人这么说:
租赁住宅,永远不可能替代商品房
租房的对手盘是国人几千年来形成的观念一-居者有其屋。只要我想在这个城市立足下去,只要还有选择,我绝对会买房而不是租房,或者可以这么说,我情愿去二线或三线城市买房而不是在一线租房。租房注定只能是短期行为而不是长久之计。因此,想让租房市场取代买房市场,几乎没有可能
背后原因我觉得无非是三点:居住舒适稳定、资源绑定、资产保值增值
而这3个问题,对如今的租赁房项目似乎都不再是问题
1、居住舒适稳定
如今租赁房的产品力早已今非昔比,而且背后的房东都是国企
这意味着租期和租金的稳定
只要你名下没有超过15㎡产权住房,且有一份合法工作,就能在随申办上进行申请
2、资源绑定
至少目前的耀华国际社区,租户基本是可以就近入学公办的
3、资产保值增值
假如房子不涨了,那么按照1.5%不到的上海租售比,租房性价比是远远高于买房的
这样看来,似乎多了一种让年轻人住得有尊严的选择
反过来讲,连租赁房都在卷产品了,购房者和开发商都要更加关注产品力,不然未来真的就毫无竞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