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楼盘动态 > 思南公馆为啥叫思南

思南公馆为啥叫思南

发布时间: 2025-07-22   点击次数: 24次   来源:思南公馆写字楼租赁部   作者:上海写字楼网张永春

 

思南公馆名字来源于思南路,1946年,马斯南路以贵州省思南县名命名,沿用至今,思南公馆因位于思南路上而得名。

df59f4fe06ed4e43b8f6347425585966~480x480.jpg

关于上海思南路

上海思南路位于黄浦区,北起淮海中路,南迄泰康路,是上海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上海思南路是一条充满历史底蕴和现代都市气息的马路,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浓厚的艺术氛围。这里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又有充满生活气息的商业街区,是游客感受上海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的好去处。然而,在商业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之间还需要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以保持思南路的独特魅力。相信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思南路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思南路原名马斯南路,始建于1914年,为纪念法国著名音乐家儒勒・马斯南(JulesMassenet)而命名,1943年改为蓝田路1946年以贵州省思南县更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建筑风格

种类丰富:思南路汇聚了多种建筑样式,堪称上海小型近代居住建筑的博览馆。有独立式花园洋房,如思南路36号,清水红砖墙面,红瓦屋顶,巴洛克风格门廊,尽显欧式时尚;也有联立式花园洋房、带内院独立式花园洋房、联排式建筑、外廊式建筑等,还有新式里弄、花园里弄、现代公寓等。

风格多样:这里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元素。西班牙风格的思南路44号,有着清水红砖墙面、红瓦铺就的屋顶以及宽大的落地窗;而东正教风格的原圣尼古拉斯教堂,即思南书局诗歌店,顶端为高耸圆润葱头形的金色穹顶,大堂四周和穹顶上绘有彩色壁画,配以狭长的彩色玻璃窗户,典雅而独特。

历史建筑与名人故居

孙中山行馆旧址:位于思南路7号,是上海近代外廊式花园住宅的典型代表。平面及立面均呈现轴对称布局,外立面以青砖为主,红砖点缀,南立面从底层至三层为清水红砖砌筑的拱券式外廊,二层拱券间有两根立柱,三层有一根立柱,柱头有精美的砖雕。内部大多为木门窗、木地板、木扶手等实木饰面,还配有4只壁炉、齿饰檐线脚、锻铁镂空栏杆等特色构件。

思南书局诗歌店原址:即原圣尼古拉斯教堂,建于1932年,是东正教分会教堂。建筑为2层,砖混结构,平面为拜占庭式风格,外立面为俄罗斯式风格。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由思南路73号、71号两幢楼房组成,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砖木结构的法式花园住宅。73号为旧址复原部分,一底三楼,红瓦双坡屋面,外墙立面镶嵌着光滑的鹅卵石,多种式样的窗洞口增加了建筑的视觉层次感。

梅兰芳寓所:位于思南路87号,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在此居住,为这条街道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文化与商业氛围

文化底蕴:众多历史名人曾在思南路生活,周恩来、董必武等革命家在此留下了革命斗争的足迹,曾朴、柳亚子等文学家也在此聚居,使思南路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特色店铺:如今的思南路有许多特色书店、咖啡馆、餐厅等。思南书局诗歌店以“churchinchurch”为设计理念,用45吨钢板做成垂直书架,成为文化新地标;还有不少咖啡店开在花园洋房内,如思南路44号的古董咖啡店,顾客可以在复古的氛围中享受悠闲时光。

文化活动:思南路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思南读书会、思南露天博物馆等,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参与,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也让思南路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交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