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楼迷 > 京沪办公楼网 > 金沙商务广场/九城名邸 > 新闻资讯 > 上半年消费投融资盘点,谁在抢滩消费新赛道?
发布时间: 2023-07-18 点击次数: 176次 来源:仲量联行 作者:金沙商务广场网站小编整理
2023年,烟火气重生,零售市场持续向好。消费复苏推动品牌释放被抑制需求,但消费投资的热度恢复还处在爬坡期。上半年,新消费领域共发生218起投融资事件,同比减少32.1%。融资总额较去年同期仍有差距,市场观望情绪浓郁。我们将上半年新消费投融资事件进行梳理,以期发现消费领域的新风口。
太长不看版
1. 消费融资在上半年呈现轮次与金额分布的高集中度。新锐品牌在资本注入后急速扩张,为零售地产市场带来持续动力。
2. 品牌加速向线下渗透。33%的获投品牌已开设线下门店,另有11%的获投品牌未来亦将布局线下,带动租赁需求增长。
3. 餐饮成为上半年最吸金赛道,健康、中式风、精致小店成为品牌持续深耕的细小切口。
4. 头部护理品牌强势布局购物中心及办公楼,迎合“颜值经济”下即时变美的消费追求。
5. 宠物领域上半年获得约6.8亿元融资,赛道向高端化、精细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上半年发生在天使轮和A轮的新消费融资数量占比达77%,过半数交易的投资金额在3,000万元以内。金额趋小,反应了资本对于消费投资更加理性,出手谨慎。但资本对早期融资轮次的集中注入为零售地产市场带来诸多可能。新锐品牌在资本注入后多选择急速拓店,以迅速抢占市场。
逐鹿线下,餐饮品牌率先突围
线上获客成本的提高以及线下烟火气的回归推动消费品牌向线下渗透。33%的获投品牌已开设线下门店,另有11%的品牌将布局线下门店,涉及融资金额22.3亿元,带来选址拓店需求。
健康精致,消费领域新锐趋势
梳理细分赛道,我们发现消费品牌正在向真需求、小切口发展,持续深耕细分领域。
口味拓宽与场景升级
持续赋能餐饮品牌
上半年,餐饮赛道共获投约40.5亿元,占融资总额的28%,是最吸金的赛道。
- 品牌打出健康牌:近15%的获投品牌定位健康。在线下,现制酸奶品牌正疯狂成长。茉酸奶以日均10+新店的速度扩张,其二季度全国的扩张规模相当于北京零售市场当季的净吸纳量;Blueglass近六成现有门店是去年开出的。
- 高举中式大旗:23%的获投品牌主打中式风格,中式汉堡品牌正强势吸金并发展迅猛。其中,塔斯汀门店数量由2019年的32家扩张至目前的4,000家。
- 小店风继续吹:快餐品牌获得融资数量占餐饮赛道的20.3%,主要为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下的小门店,具有宜标准化、门店成本低、选址多样化的特点。
精致护理从“头”做起
头皮健康引领洗护消费新趋势
“脱发焦虑”下,头部护理细分市场迎来迅猛发展。2022年,头部护理赛道投融资近10余件,金额均在千万元以上,品牌定位和空间布局日趋精准。
- 聚焦职场女性悦己:近三年,超九成北京头部洗护新店选址购物中心及办公楼,且多位于商场负一层,有效解决职业女性“洗头累洗头懒”的痛点。
- 打造小轻快场景:Mr.JUDY 以30-60平方米的门店,30分钟的基础服务,100-150元的客单均价,满足职场女性高效率、高性价比、即时变美的消费追求。2021年,Mr.JUDY获5,000万元A轮融资,当前已覆盖12座城市的250多家门店。
“精致养宠”诉求升温
催生“它经济”多元精细化发展
上半年,宠物领域共发生13起融资事件,获投金额约6.8亿元。资本较为青睐的宠物用品板块短期内线上化趋势明显,其中能够突围的品牌预计将进入线下渠道扩大规模。
- 一站式集合店:以零售拉动经营效益,以洗护等服务增加客户粘性,以撸宠等娱乐体验吸引客流量,形成一站式宠物集合店是目前线下宠物店最主流的形式;
- 跨界式体验店:“宠物+餐饮”、“宠物+书店”等跨界组合,为线下商业带来了更多创新玩法。北京新华书店开设的宠物主题书店吸引众多消费者探店打卡;
- 商场店精致化:购物中心里的宠物品牌正在升级焕新。起源于苏州的狗道已在上海开出五家平均面积近千平的大型门店;获得融资的爱宠世家计划以核心商圈的优质商业为支点打造独特美学空间;
- 社区店品牌化:宠物业态最初和最主要的发力点就是社区商业,品牌连锁化趋势愈加明显。宠物家在北京的110家门店中,仅3家开在购物中心,其余全部下沉至社区商业。
品牌迎来拓店窗口期
或持续为零售市场注入新活力
资本的持续入局推动大批品牌在加速崛起和线下扩张。今年以来,零售地产市场品牌租赁问询量有所回升,但传导至市场信心的全面修复尚需时日。据仲量联行统计,一季度全国主要城市购物中心首层平均租金仅环比下跌0.2%,二季度个别核心城市已现租金微幅回涨。当下正是品牌拓店的窗口期,以相对较低的租金成本,在市场拐点出现前加速布局,抢占先机。
长期来看,消费市场的潜力依旧巨大。投资情绪的短暂波动不会改变细分领域及品牌的固有价值。专注细小切口,单点突破探寻消费者需求,正成为品牌突围的关键。新消费品牌将在需求的推动下深耕细作,并在资本的加持下更多地走向线下,为实体商业注入新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