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上海跨城生活,早就不新鲜了。

上海跨城生活,早就不新鲜了。

发布时间: 2023-04-05   点击次数: 338次   来源:上海公寓网   作者:益智之家官网小编整理

 

随着高铁网络遍布城市各地,城际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不少人选择“居住在这个城市,上班在那个城市”。

尤其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房价以及各项生活支出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打工人”不得不考虑跨城通勤以降低生活成本。

“跨城生活”这件事,在上海也早就不新鲜了。就算是今年4-5月期间,上海疫情最为严重期间,部分环沪临近城市甚至中断与上海通勤,也依然挡不住跨城族的或无奈或现实的选择。

1 高铁让长途变短途

交通工具的速度决定了城市的边界。

维多利亚时代,蒸汽火车从伦敦驶出,近代最早的郊区由此出现。之后,日本、法国、西班牙等国相继投资建设时速不下250公里的高铁,城市之间只需一小时左右便可互通。

2007年4月18日,中国首趟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列车在上海站始发,动车时代由此开启。

全国性干线铁路和地方性支线铁路将辽阔的国土紧密联系,随之更多城际线路开始建造,慢慢的,城市之间不再有物理阻隔。

尤其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高铁发挥着交通骨干的重要作用,往大了说,它助力了城市间的产业、经济发展,往小了说,它让许多长途通勤变为短途通勤。

时间上的缩短感觉空间距离也缩短了一样,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各自独立,却又紧紧相依。

轨道交通的联接使得“跨城生活”每天都在这里上演。看看上海到昆山、看看上海到嘉善,通过高铁多么快捷。

而上海的地铁线路11号线已经延伸到昆山花桥,还有传说中的更多线路可能将来会延伸到环沪其他区域(未最终明确),也为跨城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

2 十万人,跨城上班

同济大学钮心毅教授依据手机信令的位置数据,选取2019年12月的联通用户作为样本,测算得出上海跨城通勤人数为14401人。

考虑到中国联通用户在常住人口中占比,实际对应人数应是本研究得出联通用户数的5-8倍之间,也就是说在上海周边过着跨城生活的人数应该在十万人左右。

这十万人每天奔波在公司与家之间,成为了城市里的“钟摆人”。

@斌斌

前段时间有一个关于跨城通勤的故事上了热搜,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这个故事的主角正是90后女孩斌斌,斌斌在上海工作,在江苏昆山买房。

斌斌家离高铁站很近,从家步行只需6分钟,再算上高铁和地铁的时间,一趟下来只有50分钟,这个时间比很多同城通勤的用时还短。

斌斌每月的通勤费大概在1000元左右,这个钱在上海只能合租,并且位置会很偏。

斌斌说:“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每天在两个城市之间往返没有归属感,但其实我是有比较的,之前在上海租的房又小又偏,

现在住的更舒服,通勤时间还缩短了,所以我觉得我的双城生活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

@小候

小候的房子买在了苏州相城,工作地址在上海大虹桥。

他早上7点半准时从苏州相城区的家中出发,步行5分钟到地铁站,坐上苏州地铁2号线约12分钟抵达高铁苏州北站。

再从高铁苏州北站乘复兴号高铁列车,23分钟抵达上海虹桥站,出站之后通过地下通道步行10分钟抵达虹桥商务区上班。

小候的双城生活其实是一种反向的选择,和大部分工作在上海,房子买在苏州的人不一样,他是房子先买在了苏州,然后把工作换到了上海。

小候说:“在上海工作让我的收入相对可观,这让我的家庭未来有了更多可能,

并且我每天还可以回家,没有错过儿子的成长,这是我选择双城生活的意义。

@浩哥

浩哥来上海已经六七年了,已婚两年多,夫妻两个人在花桥住。浩哥从花桥到上海的每一天,都需要极准时的时间观念。

早上七点四十醒来,八点十五到安亭等大巴。

八点半出发到虹桥刚刚好,即便是晚几分钟到,多加会班也没有太多影响,着急的话偶尔打个车,因此他手机有各种各样的拼车群。

晚上六点下班,没事早点走七点多也就到家了,加班的话回家十点也有地铁,跨城最大的通勤问题,在花桥可以解决得很好。

对于很多人来说,跨城通勤似乎是一种“不得已”的无奈,但其实它也可以是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

这三个故事或许不能概括十万人的全貌,但可以看出上海依然是很多人逐梦的平台,只是不再执着于一定要在这里扎根。

3 消失的城市边界

上海相邻的三座城市,自北而南依次是南通、苏州、嘉兴。

其中苏州毫无疑问是环沪城市的第一梯队。

苏州和上海是双子城,他们一个是江苏经济最强地级市,一个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因为地理位置的缘近,两城在产业、文化、经济上相互成就,共为盟友。

再加上苏州部分区县放松限购政策,如今,苏沪同城的势头越发强劲。

对了,前段时间那个苏州核心板块放开限购又被收回的闹剧,其实跟最环沪区域还是有关系的,要是苏州核心板块真放开限购,最环沪的昆山、太仓区域房子估计就要很难卖了哦。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房价区别,距离上海通勤最方便的昆山花桥新房,2万多的单价,不能说有多实惠,但有了跨城地铁加持,是比临近的上海嘉定板块新房普遍4万+依然是便宜太多。

而同样紧贴上海北边界的太仓,缺了地铁加持,但1万出头的单价,真真切切的就是吸引低预算刚需族,临近的上海宝山北,3万+新房也是常态。自住生活嘛,能有充分的理由满足可以接受自驾通勤的跨城族。

我们需要承认,城市的边界正在逐步消失,跨城生活也正变成主流和现实。至于又提到万一遇到疫情严重时候城市之间的不信任壁垒再来怎么办?帮帮忙,摸摸钱包,再想其他。

覆盖数万魔都房产热爱者,中高端房产社交;分享接地气的房产投资、各抒己见;一手楼盘、8折笋盘、买卖交易等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