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上海中心大厦,造价百亿的中国第一高楼有哪些高科技?
发布时间: 2022-04-05 点击次数: 881次 来源:上海中心大厦 作者:宛耀飞
这是一个关于上海的梦想,一个20年前便开始的计划,目标是打造上海最醒目的地标型建筑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的一座巨型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其设计高度超过附近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项目面积433954平方米,建筑主体为119层,总高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80米,机动车停车位布置在地下,可停放2000辆。
2008年11月29日,上海中心大厦进行主楼装机开工。2016年3月12日,上海中心大厦主体全部完工。2016年4月27日,上海中心大厦举行建设者荣誉墙揭幕仪式,并宣布分布式运营。2017年4月26日,位于大楼第118层的上海之巅观光天起正式向公众开放。
美国sum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pf建筑设计事务所,及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等多家国内外设计单位提交了设计方案,美国跟思尔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龙型方案及英国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尖顶型方案入围,经过评选,龙型方案中标。大厦细部深化设计以龙型方案作为蓝本,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施工图出图,2020年1月6日入选上海新是大地标建筑。
与绝大多数现代超高层摩天楼一样,上海中心大厦不只是一座办公楼,上海中心大厦的九个区,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空中大厅和中庭。夹在内外玻璃墙之间,一号区将是零售区,二号区到六号区将为办公区。酒店和观景台坐落于七号区到九号区。空中大厅的每一层都将建有自己的零售店和餐馆,成为一个垂直商业区。上海中心大厦有两个玻璃正面,一内一外,主体形状为内圆外三角形象的说,就是一个管子外面套着另一个管子,玻璃正面之间的空间在3英尺到33英尺之间,约合90厘米到10厘米,为空中大厅提供空间,同时充当一个类似热水瓶的隔热层,降低整座大楼的供暖和冷气需求,降低摩天楼的能耗,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同时也让这种大型建筑项目更具有经济可行性。
上海浦东处在一个冲积层,上海中心大厦的建造地点位于一个河流三角洲,土质松软,还有大量粘土。在竖起钢梁前,工程师打了980的基装。深度达到282英尺约合86米,然后浇筑215万立方英尺,约合60881立方米混凝土进行加固,形成一个20英尺约合六米厚的基础底板。从顶部看,上海中心大厦的外形好似一个吉他拨片,随着高度的升高,每层扭曲进一度,这种设计能够延缓风流,风环绕建筑时会形成涡旋脱落效应,导致摩天楼剧烈摇晃。对按比例缩小的模型进行风洞测试后发现,这种外形设计能够将测力减少24%,这对于经常经受台风考验的上海建筑来说至关重要。
上海中心大厦主楼基础底板浇筑于2010年3月29日凌晨完成,如此大体积的底板浇筑工程在世界民用建筑领域内开创了先河。上海中心大厦基础大底板浇筑施工的难点在于主楼深基坑是全球少见的超深、超大无横梁支撑的单体建筑基坑,其大底板是一块直径121米,厚六米的圆形钢筋混凝土平台,11200平方米的面积相当于1.6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厚度则达到两层楼高,是世界民用建筑底板体积之最。其施工难度之大,对混凝土的供应和浇筑工艺都是极大的挑战。作为632米高的摩天大楼的底板,它将和其他下方的955根主楼桩基一起承载上海中心大厦121层主楼的负载,被施工人员形象地称为定海神作。
2014年8月3日,上海中心大厦于全面结构封顶,顺利到达632米最高点,刷新申城天际线新高度。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玻璃于2012年8月2日开始安装,其强钢结构支撑体系结构复杂,以主体结构8-桁架层为界,共分为九区,每区幕墙自我体系相对独立,是世界上首次在超高层安装14万平方米柔性幕墙。被业界定义为世界顶级幕墙工程,整个玻璃幕墙体系不仅需要克服上下跨度大,支撑玻璃幕墙钢环梁构建超长等难题,更要综合考量如何在台风、地震、高低温、幕墙玻璃板块自重加载等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对幕墙变形及结构安全实施有效的控制。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工程选择了在支撑结构体系关键点上安装允许结构伸缩的可滑移制作方案,赋予外幕墙在外界作用下,能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发生竖向或水平位移,避免幕墙结构因应力过大而破坏。而其一二零度旋转向上收分的外形设计,为大楼降低了24%的风荷载,也可以有效抵御台风的影响。为确保在狂风暴雨和高压等恶劣条件下,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的各项性能达到设计要求,杜绝玻璃与外幕墙经过了水密性能、细密性能、抗风压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的四性测试,以及百分之一百五十设计和在下结构安全等性能指标的实验,以保证安全。设计师还为外幕墙的玻璃设置了重重防护。第一道防护使用超白玻璃,与普通钢化玻璃相比,自爆率接近于零。第二道防护玻璃中加胶片,即使玻璃在剧烈的锤击试验下慢慢破裂,所有碎片也能牢牢附着在胶片上,不会落地。同时,双层幕墙之间的空腔成为一个温度缓冲区,就像热水瓶胆一样,避免室内直接和外界进行热交换,采暖和制冷的能耗比单层幕墙降低50%左右。
2015年4月,上海中心大厦综合燃气管道工程完成埋地钢管相接作业,大厦锅炉和三联供通气进入调试阶段,标志着上海中心大厦成功实现通气,天然气供气高度达到557.94米。2016年3月12日上海中心大厦建筑总体正式全部完工。上海中心大厦及2016年四月底宣布部分试运营后,位于大楼第118层的上海之巅观光厅2017年4月26日起正式向公众开放。2016年4月27日,上海中心大厦举行建设者荣誉墙揭幕仪式并宣布试运营,首批裙房和地下室对公众开放,同时,上海中心大厦建设者荣誉墙也于当天揭幕。为了铭记每一位参者的贡献,让社会肯定他们的劳动价值,留住他们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段历史,发扬工匠精神和劳动最光荣的优良传统,上海中心大厦在三年多前开始策划,专门在主楼西面面向银城中路的一处设立了一面长60米琉璃材质的荣誉墙,上册500家单位,4021位个人的名字。
上海中心大厦设计方此前就表示,大楼将采用多项最新的可持续发展技术,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此次环评公示显示,在主楼顶层计划布置72台十千瓦的风力发电设备,对冷却塔进行维护以降低噪音,而绿化率将达到31.1%。主要的技术指标包括,室内环境达标率100%,综合节能率大于60%,有效利用建筑与污水资源,实现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40%,可在循环材料利用率超过10%实现绿色施工,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目标。此外,上海中心大厦的造型也极大程度的满足了节能的需要,它摆脱了高层建筑传统的外部结构框架,以旋转不对称的外部立面,使风再降低24%,减少大楼结构的风力负荷,减少了工程造价。同时,与传统的直线型建筑相比,上海中心大厦的内部圆形立面使其炫光度降低了14%,且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
上海中心大厦总高度已超过500米的快速电梯由三菱公司设计,负责将乘坐者送上空中大厅。这种电梯采用加压仓设计和可以发电的转换器,能耗减少30%。上海塔的快速电梯最大速度超过每小时40英里,约合每小时64公里。正常情况下为这一速度的一半,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电梯。这座摩天楼将安装106部电梯,其中有七部为双层电梯,可直达119层观光平台的快速电梯,其速度可达每秒18米,55秒可抵达上海中心大厦119层观光平台,如果下行每秒速度达十米,70秒后可抵达一层。这样的超高速观光电梯一共有三台。
上海中心大厦可抵达的最高点为125-126层设置有风阻尼器,这个神秘的空间内可以举办一些小型音乐演奏会、艺术展示等。上海中心大厦的观光平台将设置纪念品商店、空中邮局等,还酝酿增设世界超高层建筑史展览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