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上海中心大厦发展历程、三个系统和技术策略

上海中心大厦发展历程、三个系统和技术策略

发布时间: 2022-01-19   点击次数: 1120次   来源:上海中心大厦   作者:必屋客

 

你觉得建筑是什么?

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建筑就是人类盖的房子,是为了解决他们生活上“住”的问题,是生产工作、娱乐休息的地方。但众所周知的是,我国有很多标志性的建筑,比如:上海中心大厦。

“定海神针”上海中心大厦图片

微信图片_20220119204438.jpg

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的一座巨型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其设计高度超过附近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中心大厦总建筑面积57.8万平方米,建筑主体为地上127层,地下5层,总高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80米,基地面积30368平方米,机动车停车位布置在地下,可停放2000辆机动车。

01、发展历程

20081129日上海中心大厦进行主楼桩基开工。2016312日,上海中心大厦建筑总体正式全部完工 ,在同年427日,"上海中心"举行建设者荣誉墙揭幕仪式并宣布分步试运营。

2017426日,位于大楼第118层的"上海之巅"观光厅起正式向公众开放 。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KPF建筑师事务所及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等多家国内外设计单位提交了设计方案,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龙型”方案及英国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尖顶型”方案入围。

经过评选,“龙型”方案中标,大厦细部深化设计以“龙型”方案作为蓝本,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施工图出图。202016日,入选上海新十大地标建筑。

02、三个系统

上海中心大厦依靠3个相互连接的系统保持直立。第一个系统是90英尺×90英尺(约合27米×27米)的钢筋混凝土芯柱,提供垂直支撑力。第二个是钢材料“超级柱”构成的一个环,围绕钢筋混凝土芯柱,通过钢承力支架与之相连。这些钢柱负责支撑大楼,抵御侧力。最后一个是每14层采用一个2层高的带状桁架,环抱整座大楼,每一个桁架带标志着一个新区域的开始。

03、技术策略

上海中心大厦采用各种绿色技术和策略。包裹建筑的双层透明幕墙,减少了制暖和制冷的能源消耗。建筑设计充分利用最先进的节水措施、高效建筑管理系统和提供大厦部分能耗的发电系统;日光利用玻璃幕墙最大幅度地利用自然光,降低了对电力照明的需求;景观设计三分之一的空间培有绿植,大面积景观绿化让场地更加清爽;双层幕墙外层玻璃帷幕给大厦围裹了一张绝缘层,大大节约了能源消耗;发电系统大厦外部照明由幕墙内的270个风力发电机提供部分电力。

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工程选择了在支撑结构体系关键点上安装允许结构伸缩的“可滑移支座”方案,赋予外幕墙在外界作用下能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发生竖向或水平位移,避免幕墙结构因应力过大而破坏。而其120度旋转向上收分的外形设计,为大楼降低了24%的风荷载,也可以有效抵御台风的影响。

为确保在狂风、暴雨和高压等恶劣条件下,上海中心大厦的外形似一个吉他拨片,随着高度的升高,每层扭曲近1度。这种设计能够延缓风流。风环绕建筑时会形成涡旋脱落效应,导致摩天楼剧烈摇晃。对按比例缩小的模型进行风洞测试后发现,这种外形设计能够将侧力减少24%,这对于经常经受台风考验的上海建筑来说至关重要。

上海中心外幕墙的各项性能达到设计要求,杜绝“玻璃雨”,外幕墙经过了水密性能、气密性能、抗风压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的“四性测试”,以及150%设计荷载下结构安全等性能指标的试验,以保证安全。

总的来说,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超高层建筑建造领域取得的突破与成就,更为重要的是在世界对超高层建筑提出的质疑之声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设计师与建造们独辟蹊径,给予超高层建筑全新的设计理念与环境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