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项目动态 > 上海中心大厦第三次获BOMA中国COE认证,102项审核项目超国际标准

上海中心大厦第三次获BOMA中国COE认证,102项审核项目超国际标准

发布时间: 2025-06-11   点击次数: 96次   来源:上海中心大厦写字楼招商中心   作者:丛景含

 

2025年,上海中心大厦顺利通过国内外专家全面审核,第三次获得BOMA中国COE认证。早在2017年,上海中心就首次获此认证,达到国际运营管理标准,并于20214月第二次通过认证。202410月,上海中心完成BOMA资产运营管理效能评估。基于此,其从多维度优化运营管理,积极部署COE认证工作。最终在此次涵盖102项的审核项目中,21项超国际标准。这一成果彰显了上海中心管理团队在租户需求响应、建筑精细化运营及资产可持续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的追求与实践成果。以下是详细介绍:

595409254ae3438da21010649335d19f~tplv-xv4ileqgde-image.jpg

1客户服务和租户关系

上海中心大厦为客户提供涵盖咨询、报修、商务支持等多元化服务,打造高效响应体系。在租户关系方面,通过定期沟通、举办社群活动增进互动,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同时根据租户行业特性提供定制化服务,营造优质办公生态,实现与租户的长期共赢。

2、写字楼租户关系

上海中心大厦与写字楼租户是租赁合作关系。大厦为租户提供办公空间及配套服务,租户按约支付租金与物业费。双方通过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大厦保障租户办公环境与设施使用,租户遵守管理规定,共同维护大厦运营秩序,形成相互依存的商业合作模式。

3、社区关系

上海中心大厦与社区互动紧密。大厦为周边居民提供商业、办公等配套,其公共空间如观景台成为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同时,大厦通过环保措施、公益项目反哺社区,与社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提升了区域整体活力。

4、空置空间门禁

上海中心大厦采用智能门禁系统管理空置空间。通过电子控制装置对外围区域和内部进行监控,速通门配合先进的集成传感器技术,确保无关人员无法进入未经授权的区域,保障空置空间的严密安全性,同时智能系统可灵活调节人员进入不同区域的权限。

5、营销材料

上海中心大厦,坐落于陆家嘴核心区,总高632米,集办公、酒店、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拥有世界最大面积柔性双层幕墙、1000吨阻尼器等先进技术。写字楼空间开阔,有多种面积可选,得房率约68%21个空中大堂提供舒适社交空间。此外,还配备高速电梯,地下通道连接地铁及周边建筑,绿色三星和LEED铂金级认证,是企业办公、休闲观光的绝佳之选。

6、应急预案

上海中心大厦应急预案涵盖多方面。应急组织架构明确,设总指挥等岗位并分工。预警机制会收集信息并分级预警。应急响应分火灾、恐怖袭击等场景,如火灾启动消防系统、组织疏散。救援处置含医疗救护等。还会定期演练检验预案,且有通讯、物资等保障措施,以快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安全。

7、绿色的环境

上海中心大厦拥有绿色环保的环境。其外层14万平方米、内层9万平方米的双层玻璃幕墙,像隔热毯减少热交换,降50%采暖制冷能耗。24座空中花园面积达7500平方米,189颗植物分布楼内。还有节水器具、中水利用、屋顶绿化、新能源车位等举措。同时采用低排放材料,监测室内空气,建筑光污染控制良好,是绿色超高层建筑标杆。

8、能源管理

上海中心大厦采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其通过幕墙系统、地源热泵等实现高效节能,光伏幕墙可发电,冰蓄冷系统优化用电。大厦还利用热回收技术、智能照明及BA系统监控能耗,将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结合,打造绿色节能标杆,年均能耗低于同类建筑,获多项绿色认证,展现超高层绿色运营典范。

9、现场概述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银城中路501号,是中国第一高楼、世界第三高楼。总高632米,地上127层,地下5层。建筑外观呈螺旋式上升形态,独特的120度扭曲度可减少风力载荷。集办公、酒店、观光、商业等多功能于一体,拥有上海之巅观光厅、J酒店等知名场所。大厦内部设施先进,配套齐全,周边交通便利,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吸引着众多游客和企业。

10、楼宇概述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银城中路501号,总高632米,是中国第一高楼、世界第三高楼。建筑主体地上127层,地下5层,总建筑面积57.8万平方米。集甲级写字楼、酒店、餐饮、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拥有上海之巅观光厅、J酒店等特色场所。其独特的120度扭曲设计,既减少风力载荷,又成为城市景观独特风景线。

11、主大堂

上海中心大厦主大堂位于1楼,设计独特且富有文化氛围。大堂内布置有陈逸飞的雕塑《上海少女》、釉画陶艺《鱼乐图》、琉璃壁画长卷《心相山水》等艺术作品,其中《鱼乐图》融合18种名窑陶瓷工艺,展现632条飞鱼,与大厦总高度呼应。这里空间开阔,是进入大厦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空间,也体现了上海的城市精神与文化底蕴。

12、装修

上海中心大厦装修极具特色,采用简洁线条和几何形状营造现代感。室内选用优质石材、木材等材料提升质感。公共区域布置大量艺术作品,如一楼的《鱼乐图》《心相山水》。空中大堂设置商店、餐馆等设施。J酒店大堂以蝴蝶为特色,多玻璃水晶制品。此外,室外景观以绿色植物为主,搭配休闲座椅等设施,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13、洗手间

上海中心大厦洗手间部分区域设计欠佳,如写字楼一层女厕少、男厕多,感应灯易熄灭,洗手水小且龙头位置挡手。但也有一些亮点,如除酒店外的卫生间多采用同层排水技术,沿墙敷设,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排水效率和空间利用,J酒店内的洗手间卫浴精致奢华,不过也存在双台盆台面小、水龙头设计不合理等实用性问题。

14、装卸区

目前没有关于上海中心大厦装卸区的详细官方报道,但据推测,其装卸区应位于大厦地下区域,可能在地下停车场附近,用于货物的装卸与运输,以满足大厦内办公、酒店、商业等多种功能的需求,保障各类物资的供应与流转,且装卸区的设计和管理会充分考虑到超高层建筑的特殊要求,以及与周边交通等环境的衔接。

15、楼宇便利设施

上海中心大厦楼宇便利设施丰富,办公空间灵活多样,有落地窗、无柱化空间。设有众多会议室,配备先进多媒体设备。休闲设施有员工休闲区、咖啡厅等。还有健身房供员工健身。餐饮方面,有员工食堂、星巴克等多种选择。交通极为便利,地下二层连接地铁2号线及14号线,大厦内154部电梯分区送达。此外,还提供高速无线网络、停车服务等。

16、热源

上海中心大厦的热源主要有地源热泵、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和燃气锅炉。地源热泵利用地下土壤热量,节能效果显著。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发电同时回收余热用于制冷和供热。燃气锅炉则作为补充,共同满足大厦不同区域的供暖、供能需求,这些热源相互配合,结合智能控制系统,有效保障了大厦的能源供应。

17、应急发动机

上海中心应急发动机是大厦重要安全保障设施,多安装于设备层。其在电网故障等突发状况下启动,为消防系统、疏散照明、电梯等关键设备供电,维持大厦基本运行与人员安全。该发动机具备自动启动功能,能在短时间内响应,且日常有严格维护保养制度,确保突发时可靠运行,是上海中心应对电力紧急情况的关键设备。

18、配电组件

上海中心的应急配电组件主要包括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应急照明控制器等。应急照明集中电源为消防应急灯具提供直流24V36V电源。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负责将集中电源的输出进行分配,每个驱控板有两个控制回路,各回路相互独立。应急照明控制器可实时监控和管理终端设备数据及状态,指挥终端设备指示疏散方向。

19、场地污染

上海中心大厦地块曾为上海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存在历史工业污染。2008年启动场地环境调查,发现土壤和地下水中存在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如铅、苯系物等。经专业评估与治理,通过土壤修复、地下水净化等措施,该地块环境质量达建设要求,为大厦建设奠定安全基础,体现了城市更新中污染场地治理的典型案例。

20、室内空气质量

上海中心大厦采用高效室内空气质量管理体系。其通风系统引入新风并过滤PM2.5等污染物,同时配置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温湿度、CO₂、VOCs等指标,确保空气洁净。大厦还选用环保装修材料,减少污染源释放,结合分区控制策略,为办公及访客提供舒适健康的室内空气环境,整体空气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在绿色建筑认证中表现突出。

21、电能

上海中心大厦采用多种节能措施提升电能利用效率。其安装的光伏幕墙可利用太阳能发电,年发电量约100万千瓦时。大厦还配备高效变配电系统,照明采用LED光源,空调系统运用冰蓄冷技术,降低高峰用电负荷。同时,通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能耗,优化电能分配,在绿色建筑标准下实现电能的高效利用与节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