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0-14 点击次数: 224次 来源:恒基旭辉天地办公室租赁部 作者:黄经理
商业街区设计的第二个案例,我选了开业半年的上海恒基旭辉天地,此项目在总图、定位及打造上都独辟蹊径,很多地方值得思考和学习。因其开业后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引起不小的话题和传播,且吸引不少人前去打卡,我把上海恒基旭辉天地作为街区+网红商业的范例。
该上海5A办公楼项目区位:位于上海黄金地段新天地商圈。
与上海其他区域不同的是,上海新天地商圈是一个具有上海文化历史的片区,既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石库门里弄老建筑,也有一些具有上海特色的老建筑街区,有中共一大会址等历史建筑,也有魔都具有时尚特色的新建筑,是一个新与旧,中与西互相融合多元的都市旅游景点。在此背景下,此商圈拥有很大的开放性,各种形式的建筑接受度也很高。
该上海5A办公楼项目周边:项目斜对面是中海环宇荟(开放型街区商业)与凯德晶萃广场(购物中心),周边以老旧居民区为主。
项目面积:用地面积8594㎡,总建筑面积约4.5万方,其中地上面积2.6万方,共六层,包括A、B、C、D四栋独立塔楼,主要业态为商业和办公;地下面积1.9万方,共三层,包括停车库和地下商业。
该上海5A办公楼总图规划:项目由商业街和办公组成,比较有特色的是,在总图规划上办公没有用“蛋糕插蜡烛”的手法将办公设置成单栋塔楼,而是将办公分布成四栋均匀布置在商业街的上方。
办公:办公设置在二层到六层,办公在商业街区都有独立门厅,不管是面对商业街的一面还是临街一面都设置了一些露台,立面设置盆栽,种植着不一样的绿植,这种方式相对于集中式的塔楼,办公的环境更怡人和舒适。
办公尺度:从剖面图可以看出,此项目的短边并不是特别的长,两边设置的办公楼进深大约为18米左右,设置为中间核心筒区域,进深相对而言有点小。
因该上海5A办公楼项目的北面为老旧住宅,南面为城市道路,因此北面两栋办公核心筒设置在北面,南面两栋办公为了主街立面及沿街立面的通透性和景观性设置了中间核心筒。南面办公在中间核心筒处的办公进深仅有5米多,我觉得是有一定问题的,如果布置私人办公室尚可,但是布置公区办公就不太实用,走道面积占比较大。
商业:商业设置在一层,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街区顶部有顶盖,商业街不封闭。
在商业街的两头设置两组扶梯将人流直接引入到负二层,再走一小段距离,会有两组扶梯将人流引入到负三层。不知道是人惯性感觉还是因为越往下越暗的原因,我走到地下二层后,感觉就不是很舒服了。但如果商业只做两层,其实不太具有规模,如果从舒适度和商业价值来说,我觉得商业设置在一层、二层和负一层这三层比较合适。但由于此地块价值较高,因此将商业设置成一层、负一层和负二层也有一定道理。
商业公共空间:从剖面看,一层均是中庭镂空,在步行街区域基本没有休息停留的空间,负一层的平台区不大,负二层则比较暗了,因此整个项目没有太多共享的公共空间。内街区的立面我个人是很喜欢的,如果能在中庭内设置休憩的空间让人停留一会,感受一下我觉得会更加的美好。
商业业态:在招商上此项目以轻餐,精品零售和休闲业态为主。从业态规划来看,不算是社区级商业中心,比较像办公配套商业。虽此项目很多都是首店及网红点,但整个格调比较偏小众。
立面:此项目最出彩的就是建筑大师努维尔设计的立面了,内街区用精心调制的红色,加上商业街上布置的盆栽与绿植,使得整个商业非常富有浪漫气息,项目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让人着迷。
但项目的外街的立面采用了米黄参杂了些绿色,我感觉颜色稍有点不是特别舒服,也使得项目有点显旧。
延伸思考:此项目办公与商业选择了一体化设计,没去之前其实是难以知道哪几层是办公哪几层是商业。但反过来想,是不是有一种可能就是办公合商业的量可以通过预留条件未来进行灵活调配?
从图中可以看出,可将二层及三层的办公露台变为可改造的商业连廊,二层三层即可在未来经营中由办公转换成商业的可能性。一个商业项目,运营都是几十年的事情,这种可变方式可将一个配套商业升级成一个社区商业项目,而需改造的内容是相对很少的。
室外商业街顶棚:我去考察此项目的时候,当天温度是很低的,但是在街区上逛,并没有感觉到特别的冷,但去对面的无顶盖尺度相对较大一点的商业街逛时,明显风也比较大,体感很冷。因此让我对街区型商业的顶棚有了新的认识,在室外街区设计中,它不仅是造型需求,能够避风挡雨,在温度上也会提供一定的帮助。在设计中我建议顶棚可采用可移动遮阳设置,那么即使在夏天也会比纯室外商业街阴凉一些。
该上海5A办公楼项目为网红商业街,其出彩的立面设计的确让人耳目一新,引来很多人纷纷来打卡,但网红项目并不一定具有参考性,它的偶然性太多了。但此项目某些方面挣脱了商业建筑的框架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商业从本质而言,非常需要多样性,从而让人在不同项目中拥有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