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上海房东卖房的爱情神话:你们这辈子一共会遇到哪五类买家客户(手动总结)
发布时间: 2023-09-26 点击次数: 338次 来源:苏苏房东说 作者:中垠广场网站小编整理
《爱情神话》里,有一场经典的「三女抢一男外加一裁判」的饭桌群聊大戏,
小野猫格罗瑞亚(倪虹洁老师)说过一句台词:
“ 一额女宁个辈子么登特过一百个男人,人生是不完整的。”
要我说,
一个房东,一辈子里如果没碰过一百个客户,
房子也是卖不掉的。
房东为房子找客户,就和谈朋友找对象结婚一样,
永远不知道自己的真命天子是这个,还是下一个,
却又怕自己错过了这个,下一个更加懊糟,
所以大家才如此终日惶恐不安。
我遇到好多次付费咨询客户说:
“ 这个客户出完价,就没得消息了,我该去追问一下中介伐?”
.....
以我们替人代理卖房,行走江湖的经验积累,
识别客户特性,是分分钟的事,
而显然,大家一辈子,也就卖那么一两次房,80%的人都还是第一次卖房,阅历太浅,嫩的出水,才会问出这种问题。
为此,我认为有必要替各位评价一下,你们耳中听到,眼里看到的买家客户,
都能分为哪五大类别,你们知其三六九等,才晓得究竟值不值得牵挂如梦,日日萦绕。
01.
第一种:编造的客户
编造的客户,就是虚幻的泡影,
中介为什么喜欢编客户,并不难理解,
1. 房子就这么个大路货房子,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客户看中,
2. 显得自己客户多,和房东沟通的底气自然越足,方便套取信任。
这种惯性,导致当下部分中介,房地产基本功一塌糊涂,但skill point全点在套路和编客户技能树上,
水平技艺一则鼎,以假乱真,
“小夫妻从哪里来,拖家带几口,看了多少套房,诚意多足,家庭身世多凄凉,平时开销多拮据,多渴望拥有你这套房子...”
故事精彩程度,连老乌和索菲亚罗兰的相识故事都望尘莫及,反而搞得房东一度当真,听者伤心闻者掉泪。
但编的客户,终究是编的,
中介编造客户逃离不了的一个死穴:
这样的客户,很可能压根就连房子都没来参观过,全凭中介一张嘴。
要西夸了,这也可以?
有什么不可以?反正房东你又不可能天天24小时盯着房子,哪能做到每一个客户面孔都记得牢?
而且,中介编客户是一项「无解的阳谋」,
但凡房东问起来客户为什么突然失踪了,他只需回应:是您价格诚意不足,客户跑去买别的房子了,就可以对房东造成一定心理压迫,还能变相甩锅撇清自己能力不足嫌疑。
所以,你们想知道怎么以不变应万变应对中介编造客户么?这里不急说,
除了编造的客户,我认为下一类买家客户的杀伤力更大。
02.
第二种:假客户买家
上海假客户现象和中介玩法之凶猛,雄冠全国,可以称得上是上海特产了。(从哪个中介品牌诞生的,大家自然懂)
趁房东在家的时候,请个演员跑来房子里装腔作势,评头论足一番,隔天就可以约谈判,甚至还有高级“演员”,自备宝马奔驰。
演员年纪普遍在40~50+,单个出面,问就是替小孩买房,家里人不必管,自己可以做主。
但话不过三句,就直击重点,
「到底房子可以多少价格出?...」
这就相当恶心房东...
正因为很难吃准,客户到底真假,
给个虚高价格,怕把对方吓跑了,
说出真实底价,怕万一客户是冒充的...
可以说回应也不是,不回应也不是。
破解假客户的最大难题,
是上海楼市已多年处于买方市场,
每一个意向客户,对房东都十足珍贵。
即便有怀疑,也不敢贸然犯险,就算知道半只脚踏上唱戏台,也得硬着头皮配合,把这场戏演完。
不过有几件事项,我已多次提醒大家,
假客户,是需要花成本的,
这个成本一般由中介员工自己掏腰包(中介店一毛不承担),
请假客演戏,最终目的和使命,讲到底还是套底价和打压房东。
《前离职员工爆光上海黑中介套路》
你们从上三条线索中,自己悟,
如何判别假客户,以及应对的方式方法。
卖房谈判身经百战如我们,也得现场临时随机应变,所以大家平时微信和我留言,仅靠文字描述,来问客户是真是假,我并不敢断定回答。
03.
第三种:捡笋老六
剔除掉假客户/编客户这两种特殊状况,
我的感受是:
上海买房客户的性情,大都还比较温和与实诚。
(上海海派文化,在商言商,但温文尔雅)
当然,其中,难免也有不少精明的老六买家,
老六买家的一大特征,就是默认自己=关公附体,在买房子这件事上,可以肆无忌惮耍大刀(而他们的房子要卖时,则不接受被刀图片)
谈生意是一门学问(博弈),
讲究对筹码的运用,以及如何隐藏自己的软肋。
卖家的软肋,是缺钱和希望迅速卖掉房子。
买家的软肋,是的确喜欢这套房子不想让给别人;
而显然在老六买家眼里,
不存在喜欢或者不喜欢这种感性因素,
他们根本不是抱着谈生意的态度来买房的,
分明就是来耍流氓,和不按常理出牌的,
占到便宜带来的成就感,胜过一切。
老六买家客户的典型犯案路径,是发动目标房源周边所有中介,对某几套房子发起冲锋集结号式地砍价,
大致话术为:
“小王,只要你帮我砍到这个价格,我这单就给你做~”
然后拿到了一个阶段性底价后,又会继续拱火去撬动别的中介,
“小李,目前价格已经这个水位了,能再砍XX万,这个单就给你做”
这不是无底洞嘛...永远吃不饱,
苦逼哈哈的中介打工仔,被佣金这块肉吊着,敢怒不敢言,一边工具人似地恶心房东,还要冒着可能被跳单手拉手的风险。
这帮中介没明白三个道理:
一、在上海,辛苦并不值钱,
二、尊严需要和实力对等,
三、客户不能靠哄。
(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老六客户,就算是求我们,也不会主动服务)
因此,我强烈建议,房东们你们如果遭遇同一个客户,通过两家中介出现在谈判桌上,即便是真客户,也尽量别亮好脸色,以免对方进一步蹬鼻子上脸。
这样的潜在买家,没忠诚度,你根本捏不住,
何必吊死在一棵树上?
不过,你们晓得有哪些手法,可以搞老六客户心态,炸他们出手么?
说完反面案例,我再来谈谈两种优质的真客户特征。
04.
第四种:周边邻居
周边邻居作为潜在买房客户,其实算是一类优质客户,
与全上海机动看房的买家不同,这类用户,对本地的房子和地段,
是有情感和情节的,
或许他们从小就在这个片区长大,亲戚朋友都住在附近,
亦或者他们只是想物色一套离父母近的婚房,
也可以是替父母寻找一处方便照顾的安度晚年之所,
但他们的优质特性,远不止情感上的链接,
1. 这帮人非常清楚知道自己的需求,对应这个片区什么样的房子,因此,他们其实不需要中介提供信息,只需要他们帮忙完成专业的交易服务就行了。
2. 正因为自己也住在附近,这群人即便有老六的心也未必有老六的胆,毕竟万一做得过分了,行走在街道上,被邻里认出来,也尴尬,这是一种人性道德感上的约束。
什么样的房子,目标客群更偏向周边邻居为主,又适合用什么样的打法去吸引他们出洞,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思考。
05.
最后一种:跨区客户
能够吸引到跨区客户的房子,多少处于上海房产食物链偏上端,
市区、次新、板房为三大画像特征。
还有一个基础辨别方式:
本行政区的百姓,见到这个小区名字,至少是听说过的程度。
(默默无闻的小区,你们尽量死了主动找跨区客户这条心)
要么因为这个住宅属于当地片区产品力标杆,也可以是一些其他原因,
比如上海政府奖励刘翔的苏堤春晓名苑、王力宏范冰冰住过的徐汇苑、陆毅鲍蕾住过的东方曼哈顿、薛之谦住过的中海紫御豪庭、马伊琍住过的嘉里华庭...
哪怕这些小区目前已不是上海楼市顶流前沿,
如今这批公众明星老板,也早已不居住于此,
但哥的传说至少在此留下过,
让这批小区在整个上海市,占到了一定的流量先机。
毕竟讲起来,客户也可以吹牛逼,
我买的这套房子,XXX也(曾)住在这里。
对于此类跨区客户偏多的房子,争取客户的方式,其实就是做好每个细节,力求把每一个恰好预算范围和需求匹配的客户。
从产生对这个小区有想法念头开始,
到一路安排进入小区进入这套房子,
到房子内兜兜转转良好,每一秒观感都对胃口,
再到回去后产生回甘,坚定自己选房品味正确,提供房源的中介有眼光。
这一条红毯路径,统统都铺好,
就等着小白鼠一不小心往上踩,被黏住不想走。
而想做到这种程度,要历练多少层卖房本领,煎熬多少个日夜,你们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