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楼盘动态 > 新观察│鸿寿坊—开创上海城市生活美学空间的新范式
发布时间: 2023-10-14 点击次数: 281次 来源: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 作者:杨洁
智库视点:现代文化与传统历史的新旧共存是上海城市文化的根基。上海里弄本身不仅是一种居住空间,更是一个满足居民生活交流、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独立综合体。鸿寿坊的城市更新正是根植于里弄所代表的街巷文化基因,以“集市”为空间亮点,打造出了“一站式生活”的复合型社交空间商业新范式。
01
唤醒沪西老生活记忆的新邻里中心
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鸿寿坊,地处被称为上海近代工业发源地的长寿路一带,曾经是沪西著名的商业街,琳琅的百货商店及大自鸣钟共同组成了属于鸿寿坊的繁华城市生活图景。百年创新基因与多元人文底蕴的传承,让鸿寿坊成为长寿路商圈独树一帜的人文宝藏地块。
鸿寿坊房屋大多为一般历史建筑,是典型的二级旧里。在禁止“大拆大建”后,对场所精神的充分挖掘是为历史街区和建筑注入商业活力的关键,瑞安地产携手普陀区,在保留里弄住宅建筑的肌理脉络的基础上,将鸿寿坊打造成为集办公、娱乐、生活、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可持续社区,通过塑造“精致烟火气”的上海“15分钟生活圈” 商业新范式,再现属于长寿路商圈的繁华商业故事。
02
精致烟火气的社区新街巷
能喝茶的新市井
家门口的理想地。不同于新天地时尚前卫的名品店、多样的下午茶咖啡店和熙熙攘攘的都市丽人、时尚白领。鸿寿坊充斥着具有中式茶派文化的新式餐饮,挤满了欢声笑语的社区居民。即使是在一个平凡的周二,当小编去到鸿寿坊时,也被人山人海拍照打卡、休闲品茶的中老年市民震撼到,被他们悠闲慢生活的氛围所感染。
接地气的新食集
一站式生活的邻里中心。近5000平方米的南里食集,集结了便民惠民生鲜店、各地街头老号、品质网红与口碑名店等30多个美食品牌,主打“用美食链接社区邻里关系”。在南里食集,你可以买到新鲜的农产品、买到宁波特色菜、买到各类炒货、还能买到葱油饼、黄泥螺,烧腊和水饺等传统老字号,吃到苏小柳点心,甚至还有夜宵和麻辣烫。
感受生活美学的新街巷
很难想象能在菜场里欣赏到艺术。南里市集不仅能买菜,还是一个艺术集市,主打以“创造日常浪漫”,你能在这里感受到“餐桌上的艺术”,集市通过为小红书手作达人提供流动的线下摊位,让游客可以在线下购买优质的原创手工艺品,对年轻客群也有巨大吸引力。
餐桌文化传递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南里食集通过设计迷你村庄,唤起大家对于自然和食物本源的集体记忆。在这里,你可以买到优质的鲜花,领到各类农作物种子,还能欣赏到40余种可食用农作物景观,充分感受“家门口”的乡野生活。
丰富的社区活动提升居民幸福力。鸿寿坊在十一期间推出了丰富的社区活动,请国家一级面点师朱厘米现场讲述上海街头点心历史, FOODIE SOCIAL旗下全新市集品牌“农夫有花头”联合40多个特色品牌共同呈现具有自然野趣与社区温情的特色市集,还通过举办树下音乐会、双人手鼓等多场氛围活动,让周边社区居民收获家门口的理想生活。
03
石库门里的大集市
旧宅里弄+摩天大楼:生活化的办公场景
鸿寿坊最大的空间亮点莫过去对石库门集市的改造。整体改造方案上保留了主弄空间动线,供商业人流来往,西侧次弄的空间则策划为室内集市。在对石库门集市的改造上,保留了三条次弄建筑的砌体结构、屋顶结构、山墙、老虎窗,打通了南北向的开敞通廊,贯通上下层的展示空间,嵌入屋顶玻璃形成封闭大室内并改善采光。
创造迎合数字游民时代的新共享办公是鸿寿坊又一大空间亮点。在鸿寿坊东西塔楼,未来期待引入总部独栋办公,同时也设置了跨楼层灵活分割的区域来满足中小微企业的空间需求。东西塔楼的连廊空间(2~3层)更 “共享”,将引进类似wework空间形态的办公产品,为初创业者、数字游民提供分布式办公空间。
共享连廊+开放茶座:新老空间串联
打造更具互动性的公共空间。整个鸿寿坊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外摆空间,除了经常能见到的店面内外打通的户外咖啡座,集市二层的小吃店还设置组团式的外摆空间,颇有“包间”的私密感,适合三五好友围坐喝茶聊天。围着中央集市还设置了一圈外摆座,看看别人买买炒货、买买海鲜也成了不错的风景。
商业氛围和办公气质相互融入。鸿寿坊的“共享”连廊和一层的集市商业街,能产生某种互动互促的微循环作用。经过的行人能感受街区内企业形象和办公氛围,办公的白领也会受到街上商业热闹氛围的影响,会产生商业和办公人气间的互相转化。
大吊扇+旧砖:传统元素营造氛围
城市更新的空间品质往往需从传统元素的创意运用一窥究竟。鸿寿坊这次给人带来具有眼前一亮的设计细节,不论是大面积旧砖循环利用,类似蒸笼的艺术灯矩阵、随处可见的竹床茶座,亦或是是集市内的 “大吊扇”空气循环机,都极力展示了设计师想要唤起老上海市民生活记忆的匠心,最终形成了开合有致的里弄商业空间。
素材 | 实景图片素材为作者现场拍摄
作者 | 杨洁
审核 |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