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外滩“立体交通”成型,绿地为金融中心再助力!

外滩“立体交通”成型,绿地为金融中心再助力!

发布时间: 2023-06-29   点击次数: 367次   来源:地产铿锵说   作者: H姐

 

628日,由绿地集团建设的中山南路花桥全线贯通,空中花园终建成。相关领导亲赴花桥调研,为植被浇水。

绿地集团积极响应上海一江一河水岸联动及公园城市建设,于黄浦江沿岸打造唯一一条连通黄浦江畔的人行天桥。作为2023年的市重点工程,该项目由中山南路连桥、外马路连桥、322-01地块平台工程等三大组成部分,总投资约5亿元。中山南路花桥的贯通,标志着外滩联通地下、地面、空中的立体交通终成型,百年外滩功能终完善。

沿着黄浦江勾勒的新月形弧线,八字形走廊花桥在繁华中心璀璨盛开,打破了传统的天桥形式,以景观为主题,链接人与江水,人民的外滩再次又回归人民,也为董家渡金融中心的升级再助力。

打造人民自己的滨水空间

黄浦江,是上海的图腾。

但是,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滥觞,黄浦江被工厂、仓库、油罐割据,临江不见江,是工业时代的城市痛点。

哪怕是黄浦江畔的城市名片陆家嘴,江边的通达性问题也是一直以来的病根。比如一些公共空间的缺失,可达性相对较低;而且各地块各自为政,几乎没有成系统休憩空间;并且人行通道单一。如今想要升级,在已经落地成型的城市空间上,更是难上加难。

而浦西老外滩,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其担负着繁重的交通功能,除了摄影师和游客,外滩并不与普通市民亲近。

进入本世纪,亚洲第一弯拆除、地面道路缩减为双向4车道、十六铺码头升级为黄浦江水上旅游中心,在一轮轮改造中,外滩由车的外滩人的外滩回归。2010年起,外滩综合改造将其从繁忙的交通功能中解放出来,这一城市符号,开始向城市公共客厅演进。

绿地集团打造的董家渡金融城,是外滩核心区的最后一块拼图,与陆家嘴和老外滩不同的是,绿地从规划初就把滨江空间纳入其中,不断拉近人与江水的距离,把外滩真正打造成上海人民自己的世界滨水空间,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

可赏、可游、可达的空中花园

作为这一滨水空间的空中花园,花桥以标志性的外观盛开为外滩的一道风景,联通着黄浦江与金融城。

鉴于桥体跨度较大、桥身钢结构厚度超过2米,为减弱视觉上的厚重感,绿地将建筑采用浅色铝板,并将桥身两侧设计为斜面收边,同时增加了可四季更换的花箱,而整体弧形的设计使整个花桥显得更为轻盈灵动。

在这座夜晚比白天更加璀璨的城市,花桥栏杆上安装了近百块光电玻璃,夜晚可以呈现精美的动画效果,流光飞舞,霓虹璀璨。

打破传统的天桥形式,面积达2280平方米的花桥以景观为主题,采用造型植物、观赏草与花境相结合的组合模式,营造的氛围,可赏、可游、可达的空中花园

春季,西伯利亚鸢尾及各色花卉绽放;秋季,细叶芒银白花絮飘逸在微风中。天桥边界点缀的鸡爪槭,在空中形成一条独特的植物天际线。

人们可以通过花桥,直达外滩滨江。在花野间惬意穿行,看云朵在摩天大楼中舒展,船影流淌在滔滔不息的江水中。

助力董家渡金融中心再升级

中山南路花桥无缝链接黄浦滨江金融集聚带新地标、以300米超高层刷新外滩天际高度的绿地外滩中心。

这座外滩边的地标综合体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是上海市中心滨江沿线最大的商务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项目包括4栋甲级写字楼、7栋总部办公楼、高端购物中心、超高层高星级奢华酒店、8栋住宅楼、公共绿地,以及商船会馆和天主教堂等保护性建筑。

花桥连接绿地外滩中心地块,该地块上将建成一座地上2000平方米文化中心及地下三层5000平方米公共空间。

弥合以往建筑与黄浦江彼此割裂的状态,项目将回到江边的构思贯穿其中,以流畅开敞的形态,构建起地下、地面以及空中三条立体交通,自然而有机地将内陆的城市肌理过渡到顺畅的水岸形态,有效地联系不同来向的人群。

横向上,将内陆的人流引至江边;纵向上,作为滨江贯通的重要节点,也串起了南北向的滨江人流。

花桥的贯通落成,一方面,将整个外滩景观带与24小时不夜城相串联,导入更多人流、客流,激活金融聚集带;

另一方面,超高的绿化覆盖率,打造出可赏、可游、可达的地标建筑,也将进一步升级外滩景观品质,打造出更国际化的金融、商业、生活空间,吸引更多的金融企业入驻绿地外滩中心。

目前,绿地外滩中心已经聚集了中国人保、海通证券、上海银行等等金融业巨头,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吸引更多的头部企业入驻,共同构筑起更有影响力的世界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