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项目动态 > 重拾百年记忆,6.19,绿地外滩中心再迎盛典
发布时间: 2023-06-19 点击次数: 256次 来源:地产铿锵说 作者:H姐
时间成就佳酿,时间也能成就一座城。
100年,时间沉淀出醇厚香浓的口感;300年,岁月镌刻出一座城的精神和未来。
6月19日,100年醇香茅台选址300年商船会馆,即将在外滩开启一场名流汇聚的璀璨盛宴。
300年前,这里兴旺繁盛
大国文化在此走向世界
300年前,占据着开埠以来上海最佳位置的董家渡,也是现在绿地外滩中心的项目所在地,曾经是船商的聚集之地。
在董家渡码头的南边,依靠黄浦江起家的船商们在此打造了上海现存最早的一座会馆之一——商船会馆。
这个落成于1715年、被誉为上海历史“活化石”的商船会馆,比上海正式开埠(1843年)还要早128年。
一艘艘商船从这里下海,载着茶叶、丝绸、瓷器等,向东至美国,向西过南洋经苏伊士运河直抵伦敦,把我国的文化,向世界传播。
一个个中国制造的商业品牌,也从上海,走向世界。
1915年,茅台从上海出发,远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举夺得金奖,“怒掷酒瓶震国威”的佳话让好几代中国人激奋不已。茅台以其独特神韵,成为了“中国制造”的典型担当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
上海的商业文明也从这里发源。这个300多年前的名流场,汇聚了当时上海的商界“首脑”、社会名流,兴旺繁盛。
嘉庆道光时期属沪上四大船商的“沈生义”号的沈氏家族,“王公和”、“王利川”号的王氏家族,“郁森盛”号的郁氏家族,咸丰年间属沪上八大船商的“王永盛”号的王氏家族,“经正记”号的经氏家族,“李久大”号的李氏家族……在时光的缝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各大家族在商船会馆里排兵布阵、挥斥方遒。
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商船会馆发展到鼎盛,成为上海会馆之首,也使上海成为了“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300年后,这里焕发新生
民族品牌在此走向未来
然而,历经了300多年风雨沧桑,商船会馆风霜剥蚀、诸屋倾欹,它曾经名噪江南,又无奈衰落沉寂。
随着上海逐步迈向全球卓越城市,上海的卓越标尺,不仅仅在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文化更是其迈向卓越的重要因素。上海是以建设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谋求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探索路径、贡献成果的全球城市。
这样的大背景下,绿地作为城市更新者,也将文化传承扛在了肩。
300年商船会馆,终于又迎来了新生,再一次成为世人的焦点!
2002年,上海宣布启动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规划,董家渡成为核心;2019年2月,绿地接手董家渡核心的城市更新项目,定名为“绿地外滩中心”,商船会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如今,占据着外滩黄金地段的绿地外滩中心,已经成为了城市的新名片,世界看中国、看上海的窗口,更是聚集了中国人保、海通证券、上海银行等等金融巨头,也是企业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新通道。
而“新生”的绿地外滩中心商船会馆,在开放中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盛会,从一个静立的文化地标,升级为一个可以互动的文化传播场所,更将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江南文化,上海文化的新窗口。
这一次,茅台选择再次回到上海,来到绿地外滩中心商船会馆,开启一场夏日盛会,这是茅台的不变初心,更是茅台的新起点。
历史呼唤正当其时的茅台,以百倍的自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百年品牌,昂首迈向“文化茅台”时代,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继续贡献来自茅台的力量。
6·19!在这里共迎璀璨夜!
6月19日,300年的会馆将牵手100年的佳酿,一场前所未有的跨界聚首将在外滩盛大开启。
和商船会馆一样,茅台酒见证了一个世纪民族沧桑巨变,深知若非国强民富,哪来茅台飘香。
茅台酒拥有一种奇妙的连接力,连接人和人,可以成就热烈的情感;连接风物,则催化出更多美好事物。
这一次和绿地外滩中心商船会馆的联手,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所谓无悠长不文化,无文化不茅台。
会馆的江南文化撞上茅台文化,以文化之名——“品文化极致,藏茅台大美”茅台品藏家仲夏夜联谊会就要来了!
6月19日那一天,势必如同300多年前的盛况再现,共迎外滩璀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