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迷主办:京沪写字楼网欢迎您!本站信息免费为您提供!    客服热线:021-31007692

全国统一24小时热线

130-0218-6579
老毕串烧:艺术不是在博物馆里被存放,而是在市场中生长的
发布时间:2020-08-18    595浏览 推荐文章


来源:商办互联

 

艺术,你懂吗?本质上说我是那种对艺术不敏感,而且不太有机会去接近艺术家群体的人。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一提起艺术来总觉得离我们很远,对艺术家的生活、认知以及行为也不能完全理解。

 

上周我去参加了一个艺术“爬梯”,让我觉得其实艺术离我们每个人都不远。艺术家给我们奉献的作品,其实就是让我们每个人亲近、感知和体会的,影响我们的内心世界和情绪,这就够了。艺术不应该是在博物馆存放的,而是应该在大自然中生长的。

 

艺术家李怒的大型户外永久雕塑《对你的爱汹涌澎湃》于崔各庄国际艺术金融示范区落成,该雕塑通过19张悬垂的巨大钢板及声音装置激荡回响不安的2020年。作品于2020年疫情期间开始动工,制作与安装历时4月有余,伫立于示范区东侧户外草甸之上,与X Museum相遥望。当晚还现场演出了艺术家李怒的行为艺术作品《虚空与捕风》,以及音乐主理人DJ SuperaMimo的现场音乐音乐创作。

 

同时,也举办了崔各庄国际艺术金融示范区资管中心的落成开幕仪式。一个专业艺术园区揭开市场序幕、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永久落成在园区内,我想这也是专业产业园区在运营道路上的基本动作和必经之路吧,那就是埋下一颗产业的种子,并且持续耕耘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说到产业、城市、人才三者之间关系,让我再次想起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华高莱斯总经理李忠先生对于“旧地理”逻辑和“新地理”逻辑的描述。

 

在以往的城市发展逻辑,起步是产业招商,招来企业并吸引到足够多的产业工人之后,再开始建设生活配套,慢慢地变成一个城市。也即“产--城”的发展模式称之为“旧地理”;

 

知识经济时代,围绕关键的人力和智力要素所构建的城市发展路径,被总结为“新地理”逻辑,即“城--产”,先在城市塑造出非常宜居、适合产业人才的环境,吸引来许多优质的产业人才,继而生长出相应的产业。

 

从工业文明到科技文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工业社会体系下,生产和生活的逻辑更趋于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和对应的确定性,比如我们必须到某个固定场所去上班,因为只有那里才有我们赖以生存的设备和物资。

 

而科技文明时代,其底层逻辑更加趋于个性化、定制化、非标和系统的不确定性增强,我们也不需要到固定的场所去办公,因此产生了办公的时间和场景的碎片化,我们可以选择在适合的、宜居的、具有产业配套属性的空间去开展我们的工作。

 

城市运营逻辑的改变,其根本是我们从工业制造业时代发展到科技文明时代,同理,其实一个产业园区的建设也同样遵循这个规律。

 

造城

 

造城园区的运营,首先要建设成为适合新科技时代的人才前来居住、工作的场所,并且着力打造与艺术、金融科技相配套的产业服务环境。比如崔各庄国际艺术金融示范区,以文化艺术为产业发展方向,带动金融、科技等多元产业并举,项目涵盖多形态办公、大型展示中心、精品餐饮、演艺剧场、酒店、公寓、国际画廊、培训中心,以及34000平方米的主题公园等等多种业态。

 

前面说过,科技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本质上是不对空间产生依赖的,在哪儿都能干活儿,那么一个空间场景最能吸引定向产业人才的就必定是物理空间所提供的产业环境,以及环境对人所形成的聚集效应,首先从建筑形态上,为艺术产业的萌发、生长、延续、教育等等产业链条提供物理基础。

 

比如艺术园区还将吸纳实力金融机构,构建艺术银行生态体系,涵盖艺术品的按揭及质押贷款、艺术品信托、基金等,积极创新盈利模式,来解决艺术与商业的完美融合。

 

我们看,CBD、中关村、金融街、亦庄、丽泽、上地等等这些典型的产业导向型的商圈,她们的发展无不是如此规律,解决产业配套,通过配套来促进产业繁荣。

请人

有了适应某种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和配套条件之后,优秀的园区运营商一定是通过邀请优秀的产业人才、产业IP的进驻来实现产业基因的强力植入。

 

上面的崔各庄国际艺术金融示范区中,不仅有艺术家李怒的永久雕塑矗立在那里形成精神堡垒,已经进驻的还有著名画家潘公凯的工作室、艺术家黄建成的工作室,以及其他我不知道名字的艺术家,可以说园区还没等落成,产业人才所代表的产业种子已经种下了。

 

有产业之城、有产业人才吸引力,当然还需要人为的、长期的产业运营,才能让一个区域具备产业标签,以及形成共识性的品牌认知,这或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业主或者运营商都要具备一些长期主义的意识基础。

 

产业生长

 

城市中真正有价值的场所、空间、区域,都是生长出来的,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生长出来,是一种自带生命力的成长过程。当然,这种生长的前期都是通过人为的操盘来实现初期认知和入市,就像滚雪球都是需要前期的人工辅助,后期就能形成自我复制和生长。

 

上面说过,产业生长需要一个漫长的经营过程,而不是某一个阶段的冲刺型招商了事,那是快周转时代的卖楼逻辑。

 

比如崔各庄项目,未来将长时间、持续深耕产业内容运营与服务,要慢下来让产业味道沉淀到更浓;要打造原创的产业内容IP,或许是某一场演出,或许是某个活动,也或许是某个组织,走走看。要找到产业再细分的头部领域去做聚焦,别怕失去什么,越是聚焦的、越是明确的、有强烈的用户属性的。要舍得眼前利益做产业空间,要更多的生产资料价值思维,淡化传统的房地产资产价值思维,并且能够拿出最优质的资源来跟产业头部合作。

 

我特别佩服那些产业园区领域创新经营的行业同仁,在此向你们致敬。我们的房地产业从简单地贩卖土地资源到真正成为产业的培育、发展、成长的载体,去带动就业、繁荣城市、拉动消费,这条路才刚刚开始。产业经营道阻且长,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


全部资讯